首页 > 药品

荨麻疹和麻疹有什么区别呢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荨麻疹和麻疹有什么区别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荨麻疹和麻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病,麻疹则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伴瘙痒,麻疹则以发热、皮疹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

1、病因差异

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触发,如食物、药物或昆虫叮咬,属于Ⅰ型超敏反应。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荨麻疹发病与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组胺释放有关,麻疹则是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引发的全身感染。

2、症状表现

荨麻疹特征为突发的红色风团,伴剧烈瘙痒,皮疹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作。麻疹初期表现为高热、咳嗽等前驱症状,3-5天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向全身扩散,可能伴随结膜炎和口腔黏膜斑。

3、病程进展

荨麻疹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发作多在6周内消退,慢性可能持续数月以上。麻疹病程约7-10天,皮疹按头颈躯干四肢顺序出现后会逐渐褪色脱屑,传染期持续至疹后4天。

4、并发症

荨麻疹严重时可引发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但多数无系统性损害。麻疹可能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病症,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可能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远期并发症。

5、治疗方式

荨麻疹以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为主,严重时需注射肾上腺素。麻疹主要为对症治疗,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预防主要依靠麻疹减毒活疫苗。

日常护理中,荨麻疹患者需记录过敏日记避免接触诱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麻疹患者应严格隔离至疹后5天,保持居室通风,用生理盐水清洁眼部分泌物,发热期间多补充水分。两者均需避免搔抓皮肤,出现气促、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鼻中隔有白色凸起

鼻中隔有白色凸起可能是鼻中隔偏曲、鼻中隔血肿、鼻中隔囊肿、真菌性鼻窦炎或鼻部肿瘤等疾病的表现。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

1、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可能导致局部黏膜受压形成白色凸起,常伴有鼻塞、头痛等症状。轻度偏曲无须处理,严重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减轻炎症。

2、鼻中隔血肿

外伤或手术后形成的鼻中隔血肿机化后可能呈现白色凸起,伴随鼻部胀痛。需穿刺引流或手术清除血肿,术后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

3、鼻中隔囊肿

鼻中隔黏液囊肿表面黏膜变薄时可见白色隆起,可能继发感染。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囊肿需手术切除。术后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避免复发。

4、真菌性鼻窦炎

曲霉菌等真菌感染可在鼻中隔形成白色伪膜样凸起,伴有臭味分泌物。需行鼻窦清创术,术后长期使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抗真菌治疗,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5、鼻部肿瘤

乳头状瘤、鳞癌等肿瘤生长初期可能表现为白色新生物,需活检确诊。良性肿瘤行切除术,恶性肿瘤需综合放化疗。术后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涂抹降低复发概率。

日常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过敏体质者需远离粉尘花粉。若白色凸起持续增大、出血或影响呼吸,须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术后患者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