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什么是休止期脱发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休止期脱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休止期脱发是指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导致的异常脱发,属于非瘢痕性脱发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头发弥漫性稀疏但无头皮病变。主要有生理性休止期脱发、药物性休止期脱发、营养缺乏性休止期脱发、内分泌性休止期脱发、慢性疾病性休止期脱发等类型。

1、生理性休止期脱发

产后、高热、手术创伤等应激事件可导致毛囊周期紊乱。头发通常在应激事件发生后2-3个月大量脱落,每日脱发量超过100根,但毛囊结构完整。这种脱发具有自限性,6-12个月内可自行恢复,期间需避免过度牵拉头发,使用宽齿梳减少机械性损伤。

2、药物性休止期脱发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抗肿瘤药物如注射用环磷酰胺、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等可能干扰毛囊代谢。脱发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表现为用药后1-3个月出现头发均匀变薄。需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联合使用米诺地尔酊促进毛发生长。

3、营养缺乏性休止期脱发

长期铁缺乏可影响毛囊细胞分化,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时可能出现脱发加重。同时缺乏锌、维生素D3或蛋白质也会延缓毛发再生。建议通过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明确缺乏类型,针对性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制剂。

4、内分泌性休止期脱发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下降,毛发更新周期延长,表现为头发干燥易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雄激素升高会缩短生长期。需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多囊卵巢综合征可用螺内酯片抗雄激素治疗。

5、慢性疾病性休止期脱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通过炎症因子影响毛囊干细胞功能。脱发往往伴随原发病活动期出现,可能合并头皮红斑或鳞屑。需要控制基础疾病,慢性肾病贫血患者可联合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毛囊供氧。

休止期脱发患者应保持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过度烫染头发。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胱氨酸的鸡蛋、牛奶,适量摄入动物肝脏补充铁元素。洗头频率控制在2-3天一次,水温不超过38℃,选择无硅油洗发水减少毛囊堵塞。若脱发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随头皮异常,需进行皮肤镜检查和实验室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化疗后皮肤出疹子是件好事吗

化疗后皮肤出疹子并不是一件好事,通常提示可能存在药物反应或其他并发症。化疗后皮肤出疹子可能与药物过敏、免疫系统抑制、皮肤屏障受损、感染风险增加、药物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化疗药物如紫杉醇、顺铂、卡铂等可能引发皮肤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皮疹的出现可能与药物直接刺激皮肤或引发免疫反应有关,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化疗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或感染。 1、药物过敏:化疗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瘙痒。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或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1%浓度,每日两次缓解症状。 2、免疫抑制:化疗会抑制免疫系统,增加皮肤感染风险,可能表现为皮疹。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必要时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2%浓度,每日三次预防感染。 3、皮肤屏障受损:化疗可能导致皮肤干燥、脱屑,屏障功能下降,易引发皮疹。日常护理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如凡士林每日多次或含有神经酰胺的护肤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4、感染风险:化疗后皮肤易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表现为皮疹。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1%浓度,每日两次。 5、药物代谢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代谢异常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引发皮肤反应。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化疗后出现皮疹时,需密切观察皮疹的变化,避免搔抓以防感染。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帮助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状态。若皮疹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