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盆腔炎拖久了通常仍能治好,但治疗难度和并发症风险可能增加。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
早期盆腔炎通过规范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控制。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多西环素片等,配合卧床休息和物理治疗,多数患者1-2周症状明显缓解。慢性盆腔炎需延长用药周期,辅以中药灌肠或短波透热治疗,帮助消除盆腔粘连。若形成输卵管脓肿或盆腔脓肿,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4-6周。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阻塞、异位妊娠或不孕。长期炎症刺激会使盆腔器官广泛粘连,需腹腔镜松解术联合激素治疗。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需排查衣原体、淋球菌等耐药菌感染,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方案。合并盆腔淤血综合征者需加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桂枝茯苓胶囊。
建议出现下腹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及盆浴。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并补充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既往盆腔炎患者计划妊娠前应评估输卵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