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月经不调

月经推迟且颜色黑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月经推迟且颜色黑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月经推迟且颜色黑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宫寒、子宫内膜病变、药物影响、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孕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脱落延迟,经血氧化后呈现暗褐色。伴随月经周期紊乱、痤疮增多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

2、宫寒

中医认为经期受凉或贪食生冷会导致气血凝滞,经血排出不畅而颜色发黑,可能伴有小腹冷痛、血块增多。建议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温经散寒,配合艾灸关元穴,避免经期淋雨涉水。

3、子宫内膜病变

人工流产史或慢性炎症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粘连,导致经血滞留氧化变黑,月经量明显减少。宫腔镜检查可确诊,轻度粘连可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促进内膜修复,严重者需行宫腔镜分离术。

4、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或抗凝药物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剥脱,使月经推迟且经血颜色加深。常见于服用左炔诺孕酮片后,一般2-3个周期可自行恢复,持续异常需排查其他病因。

5、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或突然应激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延迟排卵并使经血在宫腔停留时间延长。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加重、经血黏稠发黑。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逍遥丸疏肝解郁。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情况,避免过度节食和寒冷刺激。若连续2次月经异常或伴随剧烈腹痛、异常分泌物,需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日常可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适量运动帮助调节内分泌功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月经不调中医分型

月经不调中医分型主要与肝郁气滞、脾虚湿盛、肾阳虚、血热妄行、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症状。 1、肝郁气滞:肝郁气滞型月经不调多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有关,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前乳房胀痛。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中药如柴胡疏肝散,配合针灸太冲、肝俞等穴位。 2、脾虚湿盛:脾虚湿盛型月经不调常因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伴有乏力。治疗以健脾祛湿为主,常用中药如四君子汤,配合针灸足三里、脾俞等穴位。 3、肾阳虚:肾阳虚型月经不调多因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引起,表现为月经推迟、经量少、腰膝酸软。治疗以温补肾阳为主,常用中药如右归丸,配合针灸肾俞、命门等穴位。 4、血热妄行:血热妄行型月经不调常因体内热盛引起,表现为月经提前、经量多、色鲜红。治疗以清热凉血为主,常用中药如清热调经汤,配合针灸血海、曲池等穴位。 5、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多因久病体虚或营养不良引起,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淡、伴有头晕乏力。治疗以补气养血为主,常用中药如八珍汤,配合针灸气海、足三里等穴位。 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需根据具体分型进行辨证施治,日常饮食可多摄入红枣、桂圆、黑芝麻等补气血食物,适当进行瑜伽、太极等舒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