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甲状腺TI-RADS3类是什么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甲状腺TI-RADS3类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TI-RADS 3类是一种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超声分级系统,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能性,3类意味着恶性概率较低,建议动态随访而非直接干预。
1、什么是TI-RADS分级?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简称,用于通过超声特征评估结节的良恶性质。该系统将甲状腺结节划分为不同等级,数值越高,恶性风险越大。其中3类通常指结节有一些非典型特征,比如结节是实性但边界清晰、呈周边血流分布等,但缺乏关键的恶性指征。它的恶性风险通常为3%左右,属于低风险结节。
2、TI-RADS 3类的处理方法:
动态随访: TI-RADS 3类结节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或穿刺,建议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观察结节是否有明显增长或形态恶化。不了解的动态随访可帮助及早发现危险信号。
综合评估: 如果患者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头颈部放射暴露史或其他高危因素,即使是3类结节,也建议医生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
健康管理: 结节通常受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和代谢紊乱的影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状况是很有帮助的。例如,避免高碘饮食、保持甲状腺激素正常水平,避免过高的情绪压力。
3、如何降低TI-RADS 3类的恶性风险?
饮食注意: 适量摄入海产品和碘盐,避免高碘或缺碘饮食,可保护甲状腺功能健康。
定期体检: 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和激素水平,筛查潜在相关疾病有助于更早发现变化。
改善生活方式: 保证规律睡眠、适量运动和减轻压力,有助于降低甲状腺激素紊乱的可能性,也能一定程度减缓结节的发展。
TI-RADS 3类通常被认为是低风险状态,多可通过随访观察。但建议任何结节变化或其他甲状腺异常如疼痛、肿大、吞咽困难都应及时就医,避免忽略潜在的恶化可能性。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垂体瘤术后尿崩时间

垂体瘤术后尿崩症可通过监测尿量、调整药物、补充水分等方式治疗。垂体瘤术后尿崩症通常由手术损伤下丘脑或垂体后叶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1、监测尿量:术后需密切监测尿量,正常成人每日尿量约1.5-2升,若尿量显著增加,可能提示尿崩症。可通过记录尿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调整药物:尿崩症患者可使用去氨加压素片0.1-0.2mg,每日1-2次或醋酸去氨加压素喷雾剂10-20μg,每日1-2次替代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 3、补充水分:尿崩症患者因尿量增加,需补充足够水分,避免脱水。建议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饮食调节:适当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减少尿量。建议每日摄入食盐量控制在6-8克,避免过度限盐。 5、心理支持:术后尿崩症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影响,需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术后尿崩症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钾、钠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定期复查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