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肾衰竭引起的水肿特别明显吗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衰竭引起的水肿特别明显吗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衰竭引起的水肿通常较为显著,治疗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综合干预。肾衰竭导致的水肿主要与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蛋白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控制液体摄入、药物治疗、透析等方式改善。

1、控制液体摄入

限制每日水分摄入量有助于减轻水肿,建议每日饮水量不超过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同时需减少高盐食物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防止钠潴留加重水肿。记录每日出入量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利尿剂治疗

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可促进钠水排出,适用于轻中度水肿。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布美他尼片可用于对呋塞米反应不佳者,但需注意耳毒性风险。利尿剂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3、纠正低蛋白血症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用于合并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水肿患者。需配合限制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片可减少氮质血症。

4、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适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更安全。透析频率和脱水量需根据干体重个性化设定。

5、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可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优化降糖方案。对于急进性肾炎等可逆因素,可能需甲泼尼龙片冲击治疗。肾动脉狭窄者考虑血管介入治疗。

肾衰竭患者日常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晨起空腹称重并记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水肿部位。饮食遵循优质低蛋白原则,选择鸡蛋、鱼肉等易吸收蛋白。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双肾血管狭窄怎么治疗效果好呢

双肾血管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外科手术、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双肾血管狭窄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症状。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双肾血管狭窄的基础干预手段,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手术禁忌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这些药物可帮助控制血压、改善肾脏血流,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

2、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肾动脉的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狭窄且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部位扩张血管,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继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预防再狭窄,并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疗效。

3、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在血管成形术基础上放置金属支架维持血管通畅,适用于严重狭窄或血管弹性回缩明显的病例。常用药物涂层支架可降低再狭窄概率。术后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稳定斑块,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双抗治疗,定期随访监测支架通畅度。

4、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包括肾动脉旁路移植术或肾自体移植术,适用于复杂解剖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者。手术通过重建血管通路恢复肾脏血流灌注,但创伤较大且需全身麻醉。术后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

5、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辅助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离子。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每周3-5次。控制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曲线。

双肾血管狭窄患者需长期管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维持尿量,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若出现头晕、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限制动物内脏和高嘌呤食物,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