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肾炎吃消炎药会怎么样?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炎吃消炎药会怎么样?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炎患者擅自服用消炎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药物性肾损伤。消炎药通常指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需根据肾炎类型及肾功能状态严格遵医嘱使用。

1. 抗生素风险

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可能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时易蓄积中毒。急性肾小球肾炎合并感染时,医生可能短期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肾毒性较低的药物,但需调整剂量。

2. 非甾体抗炎药风险

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脏血流。慢性肾炎患者使用可能导致水肿加重或急性肾损伤,尤其合并高血压时风险更高。

3. 过敏反应风险

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可能引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发热、皮疹伴血尿。原有肾炎患者免疫状态异常,发生药物过敏概率可能增加。

4. 电解质紊乱风险

某些消炎药可能干扰肾小管功能,导致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肾炎患者本身存在水电解质调节障碍,联合用药需监测血钾、血肌酐等指标。

5.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消炎药与利尿剂或降压药联用时可能影响药效。例如呋塞米片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增强耳毒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降低降压效果。

肾炎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后开具肾毒性较低的药物。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少尿、泡沫尿或下肢浮肿,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就诊。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减少药物性肾损伤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蛋白高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尿蛋白高患者饮食应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限制钠盐、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尿蛋白高可能与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蛋白质

尿蛋白高患者需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等。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6-0.8克蛋白质。慢性肾病患者可选用低蛋白大米、麦淀粉等特殊主食替代部分谷物。

2、限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肾脏排泄负担。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减少隐形盐摄入。

3、避免高嘌呤

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嘌呤代谢产物尿酸需通过肾脏排泄,高嘌呤饮食可能加重肾脏损伤。可适量选择低嘌呤蛋白来源如豆腐、蛋类等,同时保持充足饮水促进代谢。

4、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应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多选用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新鲜蔬菜。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减少氮质废物的肠肝循环。但肾功能严重受损时需控制高钾蔬菜摄入量。

5、补充维生素

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草莓等低钾水果。脂溶性维生素需谨慎补充,避免过量蓄积。合并贫血时可增加含铁食物如瘦肉、菠菜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

尿蛋白高人群应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分次适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但严重水肿患者需遵医嘱限水。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出现明显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