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耳膜置管的好处和坏处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膜置管的好处和坏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汪晨
汪晨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耳膜置管手术可通过改善中耳通气、减少积液、降低感染频率等方式治疗中耳疾病,但也可能带来感染、听力下降、耳漏等风险。
1、改善通气:耳膜置管通过在中耳腔与外界之间建立通道,有效改善中耳通气功能。这对于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的中耳负压和积液问题尤为有效。手术简单,通常在全麻下进行,术后恢复快。
2、减少积液:中耳积液是儿童常见问题,耳膜置管可帮助排出积液,缓解听力下降和耳闷感。积液减少后,中耳压力恢复正常,患者听力明显改善。术后需定期复查,确保导管通畅。
3、降低感染:慢性中耳炎患者通过置管手术可减少感染频率。导管的存在使得中耳腔与外界的压力平衡,减少了细菌滋生的环境。术后需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
4、感染风险:耳膜置管手术可能导致术后感染,表现为耳痛、耳漏、发热等症状。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疗程7-10天。严重感染需拔管处理。
5、听力下降:少数患者在置管后可能出现听力下降,可能与导管堵塞或中耳结构损伤有关。需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必要时更换导管或进行其他治疗。术后需避免耳部进水,防止感染。
耳膜置管手术后,患者应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游泳和潜水。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坚果,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恢复。术后定期复查,监测导管功能和中耳状况,确保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发炎肿了怎么办

耳朵发炎肿胀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热敷、避免刺激、就医等方式治疗。耳朵发炎肿胀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异物、耳部外伤、耳垢堆积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洁外耳道,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以免加重感染。清洁后可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耳部干燥,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2、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2-3次,每次2-3滴。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滴耳液,每日2次,每次2滴。炎症较重时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每日3次,每次500毫克。 3、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敷在患耳周围,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但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4、避免刺激:避免使用耳机、耳塞等可能刺激耳道的物品,减少耳部压力。避免接触水,尤其是游泳或洗澡时,可使用耳塞保护耳道,防止水分进入加重感染。 5、就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耳镜检查,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感染类型并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日常护理中,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炎症消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定期检查耳部健康,预防耳部感染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