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我家小孩10岁了没种上卡介苗怎么办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我家小孩10岁了没种上卡介苗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10岁儿童未接种卡介苗可通过补种疫苗、结核菌素试验评估、定期监测、接触者筛查、加强营养等方式干预。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未接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1、补种疫苗

10岁儿童仍可补种卡介苗,但需先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若结果为阴性且无结核病接触史,可在医生指导下完成补种。补种后2-3个月需复查皮试反应,确认免疫效果。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溃疡等正常反应,家长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2、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可评估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感染。将0.1毫升试剂注射于前臂掌侧,48-72小时后测量硬结直径。硬结≥5毫米提示可能感染,需进一步进行胸部X线检查。该试验对已接种卡介苗者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

3、定期监测

未接种儿童应每6-12个月进行结核病症状筛查,包括持续咳嗽、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等表现。家长需注意学校等集体环境中的结核病疫情通报,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出现可疑症状时需及时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影像学评估。

4、接触者筛查

若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确诊结核病,儿童需立即进行结核感染检测。即使无症状,也可能需要预防性服用异烟肼片3-6个月。接触后2-10周为潜伏感染窗口期,此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传播风险。

5、加强营养

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C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每日应摄入鸡蛋、瘦肉、西蓝花等食物,维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营养不良会显著增加结核病发病概率,家长需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

家长应带儿童到结核病防治所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专业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日常生活中需保持居室通风,教导儿童养成咳嗽礼仪,避免共用毛巾餐具。若儿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呼吸道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结核病可能。未接种卡介苗者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结核,需格外重视早期预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精索鞘膜积液有什么症状

小儿精索鞘膜积液主要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区无痛性肿块,可能伴随坠胀感或活动后增大。精索鞘膜积液通常由鞘状突未完全闭合、淋巴液回流障碍、炎症刺激、外伤或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因素引起,临床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类。

1、阴囊肿块

患儿阴囊或腹股沟区出现单侧或双侧囊性肿块,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晰,触诊有弹性感。肿块在站立或哭闹时可能增大,平卧后可能缩小。肿块通常无红肿热痛,透光试验阳性是典型特征。若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局部压痛,需与腹股沟疝鉴别。

2、坠胀不适

较大积液可能导致阴囊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剧烈活动后明显。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抓挠会阴部或哭闹不安。部分患儿会因不适感影响行走姿势,但疼痛感较少见。若突然出现剧烈疼痛需警惕鞘膜积液继发扭转或嵌顿。

3、大小变化

交通性鞘膜积液患儿肿块体积会随体位改变明显变化,晨起时较小而夜间增大。非交通性积液体积相对固定,但剧烈咳嗽或排便时可能暂时增大。观察肿块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类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

4、伴随症状

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阴囊皮肤发红、皮温升高,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合并睾丸附睾炎时可见局部硬结和触痛。少数先天性病例可能合并隐睾或尿道下裂,需排查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5、特殊表现

新生儿鞘膜积液多为生理性,出生后6个月内可能自行吸收。早产儿发生率较高,可能与鞘状突闭合延迟有关。巨大积液可能影响睾丸血供,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睾丸发育,需监测睾丸大小和质地。

建议家长定期观察肿块变化,避免患儿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若发现肿块突然增大变硬、颜色改变或患儿持续哭闹,应立即就医。2岁以下轻度积液可暂观察,持续不消退或体积较大者需考虑鞘膜翻转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睾丸发育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