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放血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放血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放血拔罐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排除湿邪,但可能引发感染、皮肤损伤或导致低血压等风险。使用此疗法需谨慎选择场所,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1、放血拔罐的好处
放血拔罐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主要通过刺破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结合负压拔罐,达到活血化瘀、排毒祛湿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或僵硬,如颈肩痛、腰腿痛。有研究表明,某些慢性炎症或湿气较重的病症患者,通过放血拔罐可能改善相关症状,如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拔罐后的负压刺激和排除瘀血,也可能帮助人体代谢不良物质,暂时降低身体的炎性反应。
2、放血拔罐的坏处
放血拔罐对技术要求较高,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引发风险。首当其冲的是感染风险,皮肤被刺破后若操作器具或伤口未消毒,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过度放血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甚至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或疤痕增生。另外,由于负压和放血可能刺激血管扩张,部分人群可能因血容量降低而出现头晕、乏力,严重时甚至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对于患有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有严重贫血的人群,放血拔罐更可能加重病情,因此需严格禁用。针对一些特殊部位如胸部、腹部,过度拔罐可能压迫脏器并带来意外伤害。
3、建议与注意事项
虽然放血拔罐对缓解部分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选择正规机构: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资格,使用的器具严格消毒,以避免感染相关问题。
掌握适应症:适用于痰湿型、血瘀型体质的人群,但对于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或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禁用此疗法。
科学掌握频率:放血拔罐不能过于频繁,应根据病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疗程。如果感到眩晕、无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
放血拔罐需在充分权衡好处与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尤其病症严重或症状不明时,应优先选择医院就诊,避免单纯依赖此类辅助疗法,延误治疗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艾叶收割时机,哪个时段药效好

艾叶的收割时机直接影响其药效,最佳收割时段为开花前至开花初期,此时艾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选择适宜的收割时间,能够确保艾叶的药效最大化,为后续的药用或保健使用提供优质原料。 1、开花前:艾叶在开花前收割,此时叶片中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药效最为显著。收割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避免有效成分流失。这一时段的艾叶适合用于制作艾条、艾绒等传统药用产品。 2、开花初期:艾叶在开花初期收割,药效依然较好,但相比开花前略有下降。此时艾叶的香气浓郁,适合用于制作艾草茶或泡脚包。收割后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受潮或霉变。 3、盛花期:艾叶在盛花期收割,药效相对较低,但仍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此时艾叶主要用于制作艾草香囊或驱蚊产品,因其香气较为持久。收割后需尽快处理,避免有效成分进一步流失。 4、花后期:艾叶在花后期收割,药效明显下降,但仍可用于制作艾草枕或艾草垫等日常用品。此时艾叶的纤维较为粗硬,适合用于填充类产品。收割后需注意干燥保存,防止霉变。 5、结果期:艾叶在结果期收割,药效最低,主要用于制作艾草肥料或堆肥原料。此时艾叶的营养成分已大量转移至果实中,药用价值较低。收割后可将其与其他有机材料混合,制作成肥料。 艾叶的收割时机对其药效有重要影响,建议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收割后需注意保存条件,避免受潮或霉变。同时,艾叶的使用方式多样,可根据其药效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如制作艾条、艾草茶、艾草枕等。艾叶还可用于泡脚、驱蚊等日常保健用途,合理利用可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