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崩漏治疗原则及崩漏三法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崩漏治疗原则及崩漏三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萌萌
张萌萌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崩漏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属于中医妇科常见病症,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灵活运用三法。

1、塞流:

塞流即止血,为崩漏急性期的首要治法。适用于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的紧急情况。常用止血中药包括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等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塞流治疗需注意辨别寒热虚实,血热妄行者配合清热凉血,气不摄血者配合益气固冲。塞流仅为治标之法,血止后需及时转入澄源阶段。

2、澄源:

澄源指针对病因治疗,是崩漏治疗的核心环节。需通过四诊合参明确病因病机,常见证型包括肾虚型、脾虚型、血热型、血瘀型等。肾虚型可选用左归丸或右归丸,脾虚型常用归脾汤加减,血热型多用清热固经汤,血瘀型则选逐瘀止血汤。澄源阶段需结合患者体质、病程长短及伴随症状辨证施治,通常需要持续调理1-3个月经周期。

3、复旧:

复旧即调理恢复,是巩固疗效的关键步骤。通过补益脾肾、调理冲任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常用中成药如乌鸡白凤丸、定坤丹等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功效的药物。复旧阶段需配合饮食调理,适量食用红枣、枸杞、山药等补益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

崩漏治疗需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三法既可分阶段实施,也可根据证候兼夹合并使用。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量食用黑木耳、猪肝等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若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或经量持续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调理。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根据月经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皮肤损伤吃什么消炎药消炎好呢

皮肤损伤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消炎。皮肤损伤可能是细菌感染、外伤、过敏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阿莫西林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损伤,如毛囊炎、疖肿等。该药物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可能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皮肤损伤伴随红肿热痛时可考虑使用,但须避免与丙磺舒等药物同服。

二、头孢呋辛酯片

头孢呋辛酯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有效,适用于较严重的皮肤化脓性损伤。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较广,但需注意可能引起腹泻、头痛等副作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三、左氧氟沙星片

左氧氟沙星片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导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适用于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等情况。该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炎、光敏反应等不良反应,18岁以下人群及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应多饮水,避免阳光直射。

四、莫匹罗星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小面积浅表性皮肤损伤如擦伤、割伤后的预防性抗感染。其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皮肤致病菌有效。使用前需清洁创面,每日涂抹2-3次,疗程不超过10天。

五、红霉素软膏

红霉素软膏可用于轻度皮肤感染及预防创面感染,对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体有抑制作用。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合对青霉素过敏者,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涂抹时应避开眼睛及黏膜部位,出现刺激症状应立即停用。

皮肤损伤期间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或接触污染物。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及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促进修复。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元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出现发热、化脓等加重表现,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防护,处理尖锐物品时佩戴手套,运动时做好防护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