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细菌性结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及畏光流泪,按病程可分为早期黏稠分泌物、进展期结膜水肿、严重时角膜受累。
1、眼部充血结膜血管扩张导致眼白发红,晨起可见上下眼睑被黄白色分泌物黏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2、分泌物增多典型表现为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可能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需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并避免揉眼。
3、异物感患者常主诉眼内砂砾摩擦感,伴随结膜滤泡形成,与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可使用加替沙星凝胶缓解症状。
4、畏光流泪炎症刺激导致光敏感和反射性泪液分泌,严重者可出现角膜边缘浸润,需联合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
患病期间应停用隐形眼镜,每日用煮沸晾凉的清水清洁睑缘,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先天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瞳孔区发白、畏光流泪及视力发育迟缓,严重者可伴随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
1、眼球震颤患儿可能出现不自主的眼球水平摆动,与视网膜成像模糊导致固视功能异常有关。家长需尽早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必要时需通过晶状体切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
2、瞳孔区发白晶状体混浊导致瞳孔区呈现白色反光,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鉴别。家长发现异常反光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裂隙灯检查,严重者需在全身麻醉下行白内障吸除术。
3、畏光流泪晶状体混浊引起光线散射,导致患儿对强光敏感。家长需避免强光直射患儿眼睛,可佩戴遮光眼镜,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多数需手术干预。
4、视力发育迟缓表现为追视能力差、对视觉刺激反应迟钝。家长需定期监测视力发育里程碑,术后需配合屈光矫正和视觉训练,防止发生弱视。
建议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期随访视力发育情况,并加强营养补充如维生素A、DHA等促进视觉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