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鹅口疮必须用制霉菌素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鹅口疮必须用制霉菌素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鹅口疮不一定必须使用制霉菌素,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治疗方式主要有局部抗真菌药物、口腔护理和增强免疫力等措施。

1、局部抗真菌药物

制霉菌素是治疗鹅口疮的常用药物之一,适用于中重度感染或反复发作的情况。制霉菌素混悬液可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抑制真菌生长。除制霉菌分外,还可选用克霉唑口腔贴片、咪康唑口腔凝胶等抗真菌药物。轻度鹅口疮可能仅需局部用药即可缓解症状。

2、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是治疗鹅口疮的基础措施。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繁殖。哺乳期婴儿发生鹅口疮时,家长需注意奶瓶、乳头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成人患者应戒烟限酒,减少口腔黏膜刺激。

3、增强免疫力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反复发生鹅口疮。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健康。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均衡饮食和规律作息对预防鹅口疮复发很重要。

4、中药治疗

部分中药制剂对鹅口疮也有一定疗效。冰硼散、西瓜霜喷剂等可缓解口腔不适症状。黄连上清片、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中成药具有抗炎作用。使用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病情监测

治疗期间需观察口腔黏膜恢复情况。若用药3-5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婴幼儿鹅口疮可能影响进食,家长需密切观察喂养情况。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可能出现食管念珠菌病,需警惕吞咽疼痛等症状。

鹅口疮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哺乳期母亲如发现乳头异常应及时治疗,防止母婴间交叉感染。长期佩戴义齿者需定期清洁假牙,睡前应取下浸泡消毒。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屏障功能,可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的食品。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时,建议到口腔科或感染科就诊,排查潜在免疫系统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孩子长得慢怎么办

孩子长得慢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睡眠、增加运动、补充营养、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孩子长得慢通常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运动缺乏、疾病影响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如每天饮用500ml牛奶,食用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2、睡眠改善:充足的睡眠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睡眠10-13小时,学龄儿童每天睡眠9-11小时。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 3、运动增加: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帮助骨骼发育。建议孩子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户外活动还能增加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钙的吸收。 4、营养补充: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钙、锌等营养素。维生素D滴剂400IU/天、钙片500mg/天、葡萄糖酸锌口服液10ml/次,每日2次等补充剂可以帮助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5、定期监测:定期带孩子进行身高、体重测量,记录生长曲线。如果发现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应及时就医,排除内分泌疾病、慢性疾病等潜在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孩子长得慢可能与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体重增长不足等症状。建议家长从饮食、睡眠、运动等方面入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果怀疑存在病理性因素,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