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什么是糖尿病黄昏现象?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糖尿病黄昏现象?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周辉
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即糖尿病在傍晚时候出现的高血糖称为黄昏现象。这大多发生在晚饭前,此时的血糖高于午餐时后两小时的血糖一到两点摩尔每升。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一般来说,人体在凌晨和下午都有一个血糖高峰期。正常的人可以把血糖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但是糖尿病人就做不到了。这是因为糖尿病人的基础胰岛素比较少,或者是缺失了。所以在这两个时期的血糖就比较高。相应的时期就称为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也有一些患者比较特殊,是在睡前发生的高血糖现象。这种高血糖是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决定的,因为胰岛素比较少,所以很难控制血糖。现在目前黄昏现象还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诊断。但黄昏现象也并不是不可以避免的,可以通过改变吃药的时间来避免这种现象。还有一点患者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低血糖。一般来说,病人很有可能发现低血糖,但是高血糖的话糖尿病人就很难发现。因此要避免这种现象,首先患者要时常关注自己的身体。经常检测血糖了解自己的情况,才能正确应对黄昏现象。定期检测血糖也是对于自己身体的负责。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甲状腺炎怎么引起的原因详解

女性甲状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异常、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 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甲状腺炎的常见诱因,例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入侵甲状腺后,可能引发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疼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利巴韦林片,剂量为200mg,每日三次。 2、自身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有关,常见类型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乏力等症状。治疗包括使用左甲状腺素片,剂量为50-100μg,每日一次,调节甲状腺功能。 3、碘摄入异常:过量或不足的碘摄入均可能诱发甲状腺炎。过量碘摄入可能引发碘诱发性甲状腺炎,而碘缺乏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通过饮食调节,如适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避免过量摄入。 4、遗传因素:甲状腺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的女性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增加患病概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干预。 5、精神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甲状腺炎的发生风险。压力可能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进而影响甲状腺健康。建议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帮助调节身心状态。 甲状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对甲状腺的负担。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