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产后反复流血可能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恶露排出时间延长,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流血,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感。可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及宫腔情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宫缩,或益母草颗粒帮助子宫恢复。日常可采取俯卧位休息,轻柔按摩子宫底部。
分娩时胎盘剥离不全或胎膜残留物滞留宫腔,可能引起不规则出血并混有组织物,出血量时多时少。超声可见宫腔内异常回声,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术后可能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配合新生化颗粒促进残留物排出。家长需观察出血物性状变化。
分娩过程中会阴裂伤或宫颈损伤未完全愈合时,可能出现鲜红色活动性出血,尤其在活动后加重。需由医生进行阴道检查确认伤口情况,严重裂伤需缝合处理,可局部使用康复新液促进愈合。建议产妇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导致产后凝血异常,表现为出血不易停止、皮下瘀斑等。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必要时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产褥期细菌上行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症,导致脓血性分泌物伴发热腹痛。医生可能开具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配合妇科千金片改善症状。需注意体温监测,恶露有异味或颜色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产后反复流血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但禁止盆浴,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更换。饮食宜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3周未净,须立即返院检查。哺乳期用药需向医生说明母乳喂养情况,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