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儿童持续低热可能由感染性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或罕见肿瘤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川崎病或白血病早期表现。
1. 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儿童低热最常见原因,如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表现为持续低热,需完善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查,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奥司他韦颗粒。
2. 免疫反应疫苗接种后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能引起持续低热,建议家长每日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必要时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医生可能推荐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3. 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内分泌疾病可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血糖,临床常用甲巯咪唑片或胰岛素治疗。
4. 血液疾病白血病或淋巴瘤早期可能以不明原因低热为首发症状,通常伴有面色苍白、淋巴结肿大,建议家长立即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治疗需根据分型使用注射用阿糖胞苷或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
家长应保持患儿每日2000毫升饮水,监测腋温3次/日,选择宽松棉质衣物,若72小时体温未降至正常或出现精神萎靡需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