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儿童注射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注射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食欲减退、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多数症状轻微且可自行缓解。

1、局部红肿:

注射部位可能出现发红、硬结或轻微疼痛,建议家长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避免抓挠,通常2-3天消退。

2、低热:

部分儿童接种后24小时内体温可能升至38℃左右,家长需多喂温水并监测体温,若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3、食欲减退:

短暂性食欲下降较为常见,家长可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少量多餐喂养,一般1-2天恢复。

4、过敏性皮疹:

极少数儿童可能出现荨麻疹或皮肤瘙痒,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推荐使用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接种后建议留观30分钟,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为什么会得先天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主要由母婴垂直传播、孕期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接触污染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干预和产前筛查进行防控。

1. 母婴传播

孕妇初次感染弓形虫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建议家长在孕前进行血清学筛查,孕期避免接触猫粪或生肉,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螺旋霉素等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2. 孕期感染

妊娠期间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污染蔬果可能导致感染。家长需确保食物彻底加热,处理生食后规范洗手,急性感染者可使用乙胺嘧啶联合磺胺嘧啶治疗。

3. 免疫缺陷

早产儿或HIV暴露婴儿更易发生严重感染。家长需定期监测婴儿免疫功能,对高风险新生儿可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并完善TORCH系列检查。

4. 环境暴露

接触含虫卵的猫砂、土壤或生水是常见传播途径。家长需为幼儿做好手卫生管理,避免接触流浪猫,环境消毒可选择含氯制剂。

孕期规范产检及新生儿血清学监测是关键,婴幼儿出现发热、黄疸或惊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喂养时避免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