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皮肤过敏发红发痒可通过冷敷缓解、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方式治疗。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性刺激、紫外线暴露、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缓解用凉毛巾冷敷患处可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瘙痒,适用于轻微接触性刺激或日晒后过敏,无须药物干预。
2、外用药物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炉甘石洗剂,适用于蚊虫叮咬或轻度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有关。
3、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可缓解荨麻疹或花粉症引发的瘙痒,通常伴随打喷嚏或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4、避免接触过敏原特应性皮炎患者需远离尘螨、宠物皮屑等致敏物,严重时需检测过敏原,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有关。
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不超过38摄氏度,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皮肤过敏原检测可能由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点刺试验、斑贴试验、血液IgE检测、激发试验等方式明确过敏原。
1. 接触性皮炎金属镍或化妆品成分等外源物质刺激导致,表现为红斑瘙痒。避免接触致敏物后,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片、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2. 荨麻疹食物或药物引发组胺释放,皮肤出现风团样皮疹。需排查虾蟹等易致敏食物,急性期使用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注射用苯海拉明治疗。
3. 特应性皮炎遗传因素与环境过敏原共同作用,常见于婴幼儿肘窝皮疹。家长需保持皮肤湿润,医生可能开具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口服孟鲁司特钠。
4. 过敏性鼻炎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诱发,常伴眼痒流涕。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口服依巴斯汀片、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可控制症状,需配合环境过敏原规避。
检测前3天应停用抗组胺药物,避免剧烈运动,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长期反复过敏建议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