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一般为5-20年,具体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
肝硬化早期患者若及时干预,生存期可接近20年。此阶段肝脏代偿功能尚存,通过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配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减轻肝纤维化,同时戒酒、低盐饮食,多数患者能长期维持稳定。定期监测肝功能、腹部超声和甲胎蛋白有助于延缓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平均生存期约5-7年。出现腹水需限制钠摄入并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利尿,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需接受内镜下套扎术或卡维地洛片预防再出血。肝性脑病患者需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此阶段易合并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和感染指标。
肝硬化终末期患者生存期通常不足1年。顽固性腹水、肝肺综合征或肝癌转化时,肝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移植前需评估MELD评分,等待期间可能需人工肝支持。未移植者需对症处理瘙痒、营养不良等症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善营养状态。
肝硬化患者应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避免高蛋白饮食诱发肝性脑病,优先选择植物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限制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每3-6个月进行胃镜和肝脏弹性检测,出现嗜睡或呕血立即就医。保持接种甲肝、乙肝和肺炎疫苗,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