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 血管瘤

小孩血管瘤有点疼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血管瘤有点疼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血管瘤疼痛可能由血管瘤增大压迫神经、局部感染、血栓形成、外伤刺激、血管瘤破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冷敷、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介入栓塞等方式缓解。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但出现疼痛需及时就医评估。

1、血管瘤增大压迫神经

血管瘤在快速生长期可能因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常见于皮下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瘤体大小,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抑制血管增生,或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若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功能,需考虑手术切除。

2、局部感染

血管瘤表面皮肤破损后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化脓。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医生会开具莫匹罗星软膏局部抗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保持瘤体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后涂抹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

3、血栓形成

血管瘤内血流缓慢可能导致微血栓形成,引发突发性剧痛伴硬结。多见于混合型血管瘤,可能伴随皮肤紫绀。超声检查可见瘤体内血流信号减少。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家长应注意观察疼痛是否持续加重,避免按摩患处以防血栓脱落。

4、外伤刺激

血管瘤部位受到碰撞或摩擦后易出现疼痛性出血,常见于表浅的草莓状血管瘤。可能伴随皮下淤青、表皮破损。轻微外伤可用冰袋冷敷15分钟止血,若持续渗血需压迫包扎并涂抹云南白药粉。家长应为患儿选择柔软衣物,避免剧烈运动时瘤体部位受伤,必要时使用硅胶垫保护。

5、血管瘤破裂

大型血管瘤可能因内部压力过高自发性破裂,表现为剧烈疼痛伴活动性出血。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并急诊处理。医生可能采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止血,或进行血管栓塞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防止感染,定期换药至创面愈合。

家长发现孩子血管瘤疼痛时应避免热敷或自行用药,记录疼痛发作频率和诱因。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暴晒以防血管扩张。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有助于增强血管壁弹性。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出血,须立即至儿童普外科或血管外科就诊,通过超声、MRI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未经医生指导切勿使用偏方或挤压瘤体,以免加重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会一直长大吗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会一直长大,但多数情况下生长缓慢或保持稳定。少数情况下可能因出血、激素变化等因素导致体积增大。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由异常扩张的血管窦组成,血管壁结构薄弱且缺乏正常血管组织支撑。部分患者在长期随访中瘤体体积无明显变化,可能与局部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关。这类血管瘤通常生长速度极低,甚至数十年内仅增大数毫米,部分病例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自发血栓形成导致的瘤体缩小。妊娠期女性可能因雌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血管增生,导致瘤体短期内体积增加,但分娩后多数会回缩至原大小。

当血管瘤发生反复微量出血时,含铁血黄素沉积会刺激周围组织形成纤维包裹,可能促使瘤体逐渐扩张。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佳,持续血流冲击可能加速血管窦结构破坏,增加瘤体增大的概率。存在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部分病灶可能出现相互融合现象,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体积增大。血管瘤邻近重要功能区时,即使微小增长也可能引发新发神经功能障碍。

建议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每6-12个月进行头颅MRI复查,观察瘤体变化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及可能引起颅压升高的行为,控制基础血压水平。若出现头痛加重、新发癫痫或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由神经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脑血管稳定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