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伤口结疤通常不需要使用药物,但若存在感染风险或愈合不良时需遵医嘱用药。
皮肤在受伤后会自然启动修复机制,结疤是愈合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轻微擦伤、浅表割伤等小伤口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下,通常1-2周可自行结疤脱落。此时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抓挠或沾水即可,无须额外用药。日常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覆盖透气敷料防止摩擦。若伤口周围出现轻微红肿,可局部冷敷缓解症状。
当伤口面积较大、深度较深或存在污染风险时,可能需药物辅助预防感染或促进愈合。例如被生锈物品划伤、动物咬伤或伤口持续渗液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若伤口愈合缓慢,可能需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促愈合药物。用药期间需观察伤口变化,若结疤周围持续红肿热痛、渗液化脓或发热,应立即就医。
伤口护理期间应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组织修复。结疤后避免强行撕扯痂皮,待其自然脱落。若疤痕增生明显或影响功能,可咨询医生采用硅酮凝胶或激光治疗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