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荨麻疹引起手心脚底痒可通过冷敷缓解瘙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止痒药膏、避免搔抓刺激、排查过敏原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倾向等因素引起。
1、冷敷缓解瘙痒
使用凉毛巾或冰袋包裹后轻敷痒处5-10分钟,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组胺释放。避免直接接触冰块防止冻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冷敷后皮肤可能出现短暂发白属于正常现象,若持续红肿需停用。
2、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H1受体缓解瘙痒。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慢性荨麻疹患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外用止痒药膏
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苯海拉明软膏可局部止痒抗炎。涂抹前清洁皮肤,避开破损处,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面部及皮肤薄嫩处慎用。
4、避免搔抓刺激
搔抓会加重皮肤屏障损伤导致恶性循环,可佩戴棉质手套或修剪指甲。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袜减少摩擦,沐浴水温不超过38℃。压力性荨麻疹患者需减少手足受压活动。
5、排查过敏原
记录发作前24小时接触的食物、药物、化学品等,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检测可辅助明确病因,但需结合临床判断。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完善甲状腺功能等免疫相关检查。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床品定期高温清洗。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温和洗护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急性期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急诊处理。反复发作超过6周者应至皮肤科完善诊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