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如何才能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才能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规律的睡眠习惯可通过固定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减少睡前刺激、控制日间小睡时间、适度运动等方式养成。不规律的睡眠通常由作息紊乱、环境不适、压力过大、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1、固定作息:每天在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有助于建立生物钟。避免长时间赖床或熬夜,逐步调整作息至理想状态。
2、舒适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音设备,减少外界干扰。
3、减少刺激: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减少使用电子设备。选择放松活动如阅读、冥想或温水泡脚,帮助身心放松。
4、控制小睡:日间小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下午3点后小睡。过长或过晚的小睡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5、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改善睡眠。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兴奋。
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需要从作息时间、睡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固定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减少睡前刺激、控制日间小睡时间、适度运动等方式,逐步调整并坚持,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注意饮食健康,避免睡前过饱或过饿,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或深呼吸练习,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睡眠。若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肢体瘫痪的人每天训练多长时间比较好

肢体瘫痪患者每日康复训练时间通常建议控制在60-90分钟,可分2-3次完成。具体时长需根据瘫痪程度、耐受力和康复阶段调整。

对于轻中度瘫痪患者,单次训练时间可维持在30-45分钟,每日总时长不超过90分钟。这类患者肌力保留相对较好,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辅助站立、器械抗阻运动等。训练初期应从15-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重点维持关节活动度并预防肌肉萎缩。训练内容可交替安排被动关节活动、低频电刺激和简单抓握练习,避免同一肌群持续疲劳。训练间歇期建议配合热敷或按摩帮助放松。

重度瘫痪或长期卧床者应从5-10分钟短时训练开始,每日总量不超过60分钟。这类患者需优先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可进行床上翻身训练、踝泵运动和气压治疗等被动活动。随着体位耐受性提高,可逐步增加床边坐位训练时间至20分钟。训练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出现面色苍白或呼吸急促应立即停止。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使用悬吊减重系统进行安全训练。

康复训练应贯穿全天生活活动,如进食时练习抓握、看电视时进行呼吸训练等。训练前后需进行15分钟肌肉牵拉,训练后冰敷可减轻炎性反应。定期评估肌张力变化,当出现痉挛加重或睡眠障碍时应调整训练强度。建议记录训练日志,包括每日完成动作、持续时间及疲劳程度,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