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电休克治疗(ECT)的麻醉风险通常可控,但需严格评估患者个体情况。电休克治疗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风险与患者基础疾病、年龄等因素相关,多数情况下风险较低,少数存在心肺功能异常者需谨慎。
电休克治疗前会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麻醉医师会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健康人群在规范操作下,麻醉相关并发症概率较低,可能出现短暂的低血压、头痛或恶心,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麻醉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酯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且治疗时间短,进一步降低风险。
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颅内压增高或近期心肌梗死患者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等。这类患者需由多学科团队评估获益与风险,必要时选择改良麻醉方案或替代治疗。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加强术中氧合监测。
电休克治疗后应监测生命体征至完全清醒,避免过早进食以防误吸。患者24小时内不宜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家属需陪同观察有无嗜睡、呕吐等延迟反应。建议治疗前充分沟通麻醉流程,术后保持充足休息,出现胸闷、持续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