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怎么锻炼才能改善

| 1人回答 | 2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膀胱过度活动症怎么锻炼才能改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颜克强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定时排尿、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盆底肌功能异常、膀胱敏感度增高、神经系统调控紊乱、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控尿能力,每日重复进行,需坚持数周见效。避免腹部用力,专注会阴部肌肉收缩。

2、膀胱训练

逐步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从每小时一次逐渐增加至3-4小时,重建膀胱储尿功能。训练期间需记录排尿日记。

3、定时排尿

按固定时间表排尿而非尿急时排尿,减少膀胱过度收缩。初期可设定2小时一次,逐渐延长间隔。

4、生物反馈治疗

借助仪器可视化指导盆底肌收缩强度,提高训练准确性。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15次疗程。

建议结合低咖啡因饮食,避免摄入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分次少量饮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频、尿量多、尿液清澈怎么回事

尿频、尿量多、尿液清澈可能由饮水量过多、精神紧张、糖尿病、尿崩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控制血糖、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

1、饮水量过多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多,表现为尿频且尿液稀释。减少饮水量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精神紧张

焦虑状态可能刺激膀胱过度活动,出现排尿次数增加但尿量正常的情况。可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改善,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等药物。

3、糖尿病

可能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有关,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伴血糖升高。需监测血糖并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4、尿崩症

中枢性或肾性尿崩症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异常,引发大量低渗尿。需进行禁水加压试验确诊,常用去氨加压素、氢氯噻嗪等药物治疗。

日常需记录排尿日记,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