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感冒引起的发烧多数不严重,体温通常在38.5摄氏度以下,可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缓解。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持续3天以上,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感冒引起的发烧多为病毒感染所致,体温升高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正常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通常伴随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多数患者发热持续1-3天,体温波动在37.3-38.5摄氏度之间,使用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后能有效控制。此时无须过度担忧,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2-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即可。
当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发热反复超过3天,需警惕继发细菌性扁桃体炎、肺炎等并发症。婴幼儿出现拒食、精神萎靡,或成人伴随胸闷、意识模糊等症状时,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慢性病患者,感冒发热可能诱发基础疾病恶化。这类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是否需抗生素治疗。
感冒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切忌叠加使用不同退热药物。老人和婴幼儿发热时,家长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观察有无皮疹或抽搐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