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4岁儿童发热39℃伴手脚冰凉可能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过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抗感染等方式干预。
1、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高热时外周血管收缩导致手脚冰凉。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避免酒精擦浴,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
2、环境温度过低寒冷环境会加重末梢循环不良。家长需保持室温25℃左右,穿戴宽松棉袜,发热期间禁用冰敷,可配合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羚羊角口服液、退热贴辅助降温。
3、病毒感染可能与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有关,常伴咳嗽流涕。需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干扰素α2b喷雾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4、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易引发高热寒战。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时,应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
500毫升水泡西洋参一般建议使用3-5克,具体用量可根据个人体质、参片大小及饮用目的调整。
1、体质因素体质虚寒者可适当增加至5克,易上火者建议减至3克,儿童及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参片形态整支参泡水可减少至3克,薄片或粉末形态因接触面积大,有效成分易析出,用量需相应减少。
3、饮用目的日常保健用3克即可,辅助治疗慢性病可增至5克,但连续服用不宜超过2周。
4、浸泡时间沸水冲泡需加盖焖30分钟以上,冷水浸泡建议6-8小时,反复冲泡不超过3次。
西洋参泡水后建议空腹饮用,避免与萝卜、浓茶同食,服用期间出现心悸或失眠应暂停并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