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崩漏治疗原则和治崩三法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崩漏治疗原则和治崩三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崩三法包括塞流、澄源、复旧。崩漏是中医对非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统称,需根据出血阶段和病因采取针对性干预。

一、塞流

塞流指紧急止血,适用于急性大出血阶段。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等中成药止血,或遵医嘱使用断血流片等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此阶段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同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若出血量超过正常月经量两倍或伴随头晕乏力,应立即就医。

二、澄源

澄源指辨证求因,需明确出血的病理机制。常见证型有脾虚不摄、肾阳虚衰、血热妄行等,分别对应补中益气丸、右归丸、固经丸等方剂。此阶段需结合舌脉象及全身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可能伴随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不同表现。现代医学需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

三、复旧

复旧指调理恢复,通过补益气血、调和冲任巩固疗效。可选用乌鸡白凤丸等调经类中成药,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此阶段需注意营养补充,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建立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复发。

崩漏患者日常应记录出血周期和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宜温补脾胃,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忌食冰品及辛辣燥热之物。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跑跳。若出血反复或伴随严重贫血症状,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子宫摘除,对女性身体有哪些影响

子宫摘除可通过药物治疗、激素替代等方式缓解相关症状。子宫摘除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子宫癌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月经异常、盆腔疼痛、尿失禁等症状。 1、激素失衡:子宫摘除后,卵巢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激素替代疗法如口服雌二醇片1mg/天或贴剂每周更换一次可帮助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失眠等。定期监测激素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2、生殖功能丧失:子宫摘除意味着无法自然怀孕和分娩。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可在手术前考虑卵子冷冻或代孕等辅助生殖技术。术后心理疏导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失落情绪,帮助女性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3、盆腔器官移位:子宫摘除可能导致盆腔器官如膀胱、直肠的位置发生变化。凯格尔运动每天3次,每次10分钟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失禁和便秘问题。必要时可使用盆底康复设备辅助训练。 4、性功能影响:子宫摘除可能影响性生活质量,包括性欲下降和性交疼痛。使用润滑剂如水性润滑剂每次1-2ml或激素乳膏每周2-3次可缓解不适。与伴侣沟通,尝试新的性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亲密关系。 5、长期健康风险:子宫摘除可能增加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补充钙片500mg/天和维生素D1000IU/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心血管健康评估,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 术后饮食应注重高蛋白、高纤维,如鱼类、豆类、全谷物等,促进伤口愈合和肠道健康。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体力和改善情绪。定期复查,监测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