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怎么确诊肝血管瘤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确诊肝血管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邓幸韵
邓幸韵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影像学检查确诊。目前最常用的有超声,造影,增强磁共振,增强CT。肝血管瘤本质是一团迂曲的血管,其内血流缓慢,有典型的灌注特点。发现可疑肝血管瘤后建议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变性质。确诊后无症状的直径小于10厘米的一般不需要治疗,门诊定期随访复查彩超就可以了,每6-12个月一次。较大的,恶性不能排除的建议手术切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囊炎吃药恶心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胆囊炎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药物刺激、胆囊炎症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药物过敏反应、胆汁排泄受阻等因素有关。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等症状。

1. 药物刺激

部分治疗胆囊炎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这类药物需饭后服用以减轻刺激,同时可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患者既往有胃炎或胃溃疡病史时更易发生药物性胃肠反应。

2. 炎症反应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组织释放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会通过神经反射刺激呕吐中枢。这种情况多见于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常伴随白细胞升高和C反应蛋白增高。需通过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源。

3. 胃肠功能紊乱

胆囊炎症可导致胆汁分泌异常,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未消化食物在肠道堆积引发反射性呕吐。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伴随症状。建议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同时采用低脂流质饮食减轻负担。

4. 药物过敏

少数患者对抗生素如甲硝唑片等药物成分过敏,除恶心呕吐外还可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必要时使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抗过敏治疗。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

5. 胆道梗阻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或Oddi括约肌痉挛时,胆汁排泄受阻可引发胆绞痛伴喷射性呕吐。这种情况需通过腹部超声确诊,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临时缓解可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但需警惕掩盖急腹症体征。

胆囊炎患者出现服药后呕吐应记录呕吐物性状,避免平卧时误吸。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分次少量进食米汤、藕粉等低脂流食,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若呕吐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呕血、意识改变等危象,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蛋羹、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但三个月内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