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卫
王卫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青光眼可能由遗传因素、眼压异常、眼部结构异常、血管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青光眼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特定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者房水流出通道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导致眼压渐进性升高。典型表现为视野缺损从周边开始向中心发展,可遵医嘱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药物控制眼压,必要时需进行小梁切除术。

2、眼压异常

房水循环失衡导致眼压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压迫视神经造成损伤。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眼压常急剧升高至40-60mmHg,伴随剧烈眼痛、虹视、视力骤降。需紧急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联合甘露醇注射液降压,后期考虑虹膜周边切除术预防复发。

3、眼部结构异常

前房浅、角膜薄等解剖结构异常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这类患者虹膜根部可能阻塞前房角,导致房水排出受阻。典型症状包括雾视、头痛伴恶心呕吐,可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诊。治疗需联合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与乙酰唑胺片,严重者需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4、血管因素

眼底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常见于低血压或血管痉挛患者。视神经乳头呈现特征性凹陷,但眼压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可尝试使用尼莫地平片改善微循环,配合溴莫尼定滴眼液保护视神经,同时需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5、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可能诱发继发性青光眼,这类药物会抑制小梁网细胞功能,导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患者可能出现眼压逐渐升高而无明显症状,需停用激素并更换为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必要时联合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

青光眼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压与视野变化,避免在暗处长时间用眼,饮水应少量多次。日常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深绿色蔬菜,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时需注意避免倒立动作,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眼胀、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底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眼底葡萄膜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中医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眼底葡萄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药物反应、眼部手术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眼底葡萄膜炎的治疗常以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滴眼液,每日4次、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口服液,每日2次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3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玻璃体切除术和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用于清除眼内炎症物质,激光光凝术则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变。 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过度用眼,保持眼部卫生,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感染源。适当休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炎症。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眼底葡萄膜炎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有关,常用中药如枸杞子、菊花、决明子等泡茶饮用,或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调理气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5、定期复查:眼底葡萄膜炎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查、眼底镜检查、眼压测量等,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眼底葡萄膜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橙子等,有助于保护视力。适当进行眼部保健操,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