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宝宝脸上被烫伤怎么办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宝宝脸上被烫伤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宝宝脸上被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涂抹药膏、保护创面、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物体、热液泼溅、火焰灼烧、化学灼伤、电击伤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

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15-25℃。冷水冲洗能快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注意水流不宜过猛,避免水压冲击导致表皮脱落。若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疱,冲洗后需用干净纱布覆盖。

2、消毒处理

冲洗后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清洁创面,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对于小面积一度烫伤,可局部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若烫伤部位有衣物粘连,不可强行撕脱,需用剪刀沿周围剪开。

3、涂抹药膏

浅二度烫伤可遵医嘱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湿润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涂抹药膏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药膏厚度约1-2毫米,每日换药1-2次。若烫伤部位出现白色或焦痂样改变,提示可能为深二度以上烫伤,需立即就医。

4、保护创面

使用无菌纱布或医用硅胶敷料覆盖创面,避免摩擦和污染。敷料应每天更换,观察有无渗液增多、异味等感染迹象。面部烫伤不宜使用胶布固定敷料,可用网状弹力绷带轻柔固定。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有助于上皮细胞迁移修复。

5、预防感染

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预防感染。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创面红肿化脓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烫伤部位,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瘢痕增生期可配合医用硅酮凝胶进行干预。

家长需保持宝宝烫伤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创面。恢复期间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适当增加牛奶、鸡蛋、鱼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若烫伤面积超过宝宝手掌大小,或发生在眼周、口鼻等特殊部位,应立即送往医院烧伤科处理。定期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眼轴短远视能恢复吗

儿童眼轴短导致的远视能否恢复需结合年龄和干预措施判断,部分可随发育改善,部分需医疗矫正。

儿童眼球发育过程中,眼轴长度不足是远视的常见原因。婴幼儿时期生理性远视通常随眼轴自然增长逐渐减轻,6岁前轻度远视若无视疲劳或斜视可暂不干预。定期眼科检查监测屈光度变化是关键,每3-6个月复查验光,观察远视度数是否与年龄匹配。若8岁后仍存在200度以上远视,或伴随调节性内斜视、视力发育滞后,需及时配镜矫正。角膜塑形镜对控制眼轴增长效果有限,更适合近视防控。

病理性眼轴短常合并小角膜、浅前房等结构异常,此类远视难以自行恢复。高度远视易引发弱视,需在6岁前开始遮盖治疗联合精细目力训练。屈光性手术通常需待18岁后考虑,儿童期主要依赖框架镜矫正。部分调节性远视可通过视觉训练改善,但需在专业视光师指导下进行。遗传因素导致的眼轴发育迟缓,恢复概率相对较低。

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散瞳验光,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阅读时保持30厘米距离,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发现眯眼、揉眼等行为及时就诊,避免错过视觉发育关键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但无法直接改变眼轴长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