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婴儿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朱欣佚
朱欣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
婴儿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营养性骨病,常见症状包括夜间烦躁、颅骨软化、肋骨串珠、生长迟缓和方颅。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婴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1、夜间烦躁:婴儿出现夜间烦躁可能是佝偻病引起的。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和磷代谢紊乱,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不安稳的情况,常常表现为夜间频繁哭闹、难以入睡,并伴有出汗增多。
2、颅骨软化:这是一种典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婴儿头围增大时,颅骨尚未完全骨化,受到外力压迫后容易变形。尤其是前囟门处触感柔软,有时可被手指压陷,通常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较为常见。
3、肋骨串珠:由于体内钙质不足,肋骨变软并发生变形,形成类似串珠的隆起物。这些隆起物通常出现在两侧肋骨前端,尤其是在第7-9肋骨之间最为明显。
4、生长迟缓:佝偻病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生长曲线。这是因为疾病影响了机体的新陈代谢。
5、方颅:由于钙盐沉积不均,患儿的头部可能呈现方形外观,尤其在囟门闭合后更为明显。
为了确诊和治疗佝偻病,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检测,以及维生素D测定。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X线检查以评估骨骼变化。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重症病例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多晒太阳,确保充足的日光照射,这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帮助疾病恢复。通过这些措施,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应对和预防佝偻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胳膊肘骨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胳膊肘骨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以及异常活动。

1、局部疼痛

胳膊肘骨折后,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在活动或触碰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影响整个肘关节区域。骨折初期疼痛较为剧烈,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减轻,但若未及时处理,疼痛可能持续存在。

2、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血管破裂,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起明显的肿胀。肿胀通常在受伤后几小时内出现,并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肿胀可能伴随皮肤发红、发热,严重时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3、活动受限

由于骨折导致的骨骼结构破坏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肘关节的正常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可能无法完成屈伸、旋转等基本动作,严重时甚至无法移动患肢。活动受限的程度与骨折的严重性和部位有关。

4、畸形

明显的骨折移位可能导致肘关节外观异常,表现为局部隆起、凹陷或角度改变。畸形程度与骨折类型和移位程度相关,开放性骨折还可能伴有皮肤破损和骨骼外露。畸形是判断骨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5、异常活动

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肘关节在非关节处出现异常活动,即骨折断端之间的异常移动。这种异常活动通常伴随明显的疼痛和骨擦感,是骨折的典型表现之一。异常活动的存在提示骨折较为严重,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胳膊肘骨折后应避免移动患肢,可使用夹板或绷带临时固定,并尽快就医检查。治疗期间应保持患肢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康复阶段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逐步恢复肘关节活动度。饮食上可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促进骨骼愈合。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导致二次损伤。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