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什么是小儿惊厥?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小儿惊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惊厥是指儿童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突然性、短暂性神经异常放电,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意识丧失或其他异常症状,需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
1、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小儿惊厥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
遗传因素:某些儿童可能具有家族性惊厥遗传倾向,例如伴有特发性癫痫家族史的儿童,可能在外界刺激下更易发生惊厥。
环境因素:高热例如发烧超过38.5℃、低血糖、中毒如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诱发惊厥。尤其是高热惊厥在6个月-5岁的儿童中较为常见。
生理因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容易受到电活动异常的影响,进而引起惊厥。
其他疾病: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缺氧如窒息、急性哮喘或某些代谢紊乱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也可能导致惊厥。
2、小儿惊厥的治疗方式
针对小儿惊厥的治疗,需要区分轻重程度,并采取及时的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病因明确的惊厥,可使用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高热惊厥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降温,并预防发热引发的下一次惊厥。
急性发作处理:发作时让患儿平躺于安全环境,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切勿强行掰开口腔;必要时紧急注射地西泮等止惊药物,同时迅速送医。
手术治疗:对于颅内结构异常、肿瘤或血管畸形引发的惊厥,有一定病史的患儿可能需通过手术来根治病因。
3、生活中的护理与预防措施
饮食管理:确保患儿日常饮食均衡,避免低血糖或低钙等代谢性疾病。增加优质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的摄入,如牛奶、鸡蛋、绿色蔬菜等食物。
温度控制:尤其是在流感或感冒季节,及时监测体温。如果出现高热,建议用温水擦身或退热贴物理降温,并及时使用药物降温。
定期检查:如果儿童有惊厥病史,需定期复查脑电图,监测神经系统发育情况,以防病情反复。
小儿惊厥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出现症状时应引起重视。若属高热惊厥,通常随年龄增长可自愈,但其他顽固性惊厥需要进一步接受专业评估与治疗,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八个月宝宝37.9算发烧吗

八个月大的宝宝体温达到37.9°C可认为是低热,发热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环境过热或出牙,但无需过度紧张。家长需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适当降温并密切监测体温,如高于38.5°C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1、体温标准与低热应对:正常情况下,宝宝腋下体温在36.5°C-37.3°C之间,超过37.4°C即为发热。37.9°C属于低热范围,此时应先排查外界影响,例如环境温度是否过高,衣物是否过多等,尽量为宝宝营造舒适的环境。可以适当开窗通风,减掉多余衣物,并给宝宝补充适量温开水。 2、可能原因一:感染。常见感染包括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会伴有流鼻涕、咳嗽或食欲减退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需重点观察孩子精神状况。如果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或其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严重感染。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病毒药物,例如奥司他韦。 3、可能原因二:出牙。很多宝宝在长牙时体温也会轻微升高。这种情形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帮助宝宝缓解不适,例如使用干净的牙胶或擦拭流口水的部位预防皮疹,如果体温不超过38°C,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4、可能原因三:疫苗反应。如果宝宝近期接种了疫苗,发热可能是常见的疫苗反应。这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控制体温,但严禁私自用药,需咨询医生确认。 5、持续高热或异常症状的警示:如果体温超过38.5°C或宝宝出现精神差、嗜睡、持续哭闹等情况,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医生通常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症状采用血液检查、肺部拍片等诊断方法,并决定是否需要退烧药物或进一步治疗。 宝宝健康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体温37.9°C一般无需过度担忧,但家长需具备科学的护理和判断能力,必要时果断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宝宝的健康与安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