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鼻窦炎手术后仍鼻塞可能与术后水肿、鼻腔粘连、复发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抗炎治疗、鼻腔冲洗、二次手术等干预措施。
1、术后水肿手术创伤导致黏膜充血肿胀,通常术后1-2周逐渐消退,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
2、鼻腔粘连创面愈合过程中鼻腔黏膜异常黏连,可能伴随分泌物增多,需通过鼻腔冲洗清除痂皮,严重时需手术分离粘连部位。
3、复发感染术后护理不当或抵抗力下降可能诱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和头痛,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4、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或鼻甲肥大未完全矫正时需评估是否需修正手术,常伴有持续性通气障碍,需结合鼻内镜和CT检查明确。
术后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避免用力擤鼻及接触过敏原,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
外伤性鼓膜穿孔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鼓膜穿孔的自愈概率主要与穿孔大小、感染控制、耳部护理、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穿孔大小:直径小于3毫米的穿孔自愈率较高,大范围穿孔需医疗干预。
2、感染控制: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继发中耳炎可能延缓愈合。
3、耳部护理: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行为,防止气压变化影响穿孔修复。
4、基础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愈合速度,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建议避免耳道进水,观察1-3个月未愈合需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