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粉瘤手术通常需要做病理检查。粉瘤一般是指皮脂腺囊肿,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皮肤病变。
皮脂腺囊肿是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物,由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手术切除后送病理检查是常规流程,主要目的是确认肿物性质。绝大多数皮脂腺囊肿病理表现为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角化物质和脂质,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合并感染或存在其他皮肤肿瘤的误诊可能。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胞异型性、感染迹象或其他需关注的病理特征。对于反复感染、生长迅速或外观不典型的囊肿,病理检查尤为重要。术后病理报告将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若发现异常结果可能需进一步处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剧烈活动导致伤口裂开。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按医嘱定期换药。若病理结果显示异常或术后出现发热、持续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日常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挤压囊肿部位以防复发。
性索间质肿瘤不一定是癌症,多数属于良性肿瘤,少数可能具有恶性倾向。性索间质肿瘤是起源于卵巢或睾丸性索间质细胞的肿瘤,具体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
多数性索间质肿瘤为良性,如卵泡膜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通常不会扩散或转移。这类肿瘤可能引起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月经紊乱、声音低沉等症状,但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少数情况下,如颗粒细胞瘤(成人型)或未分化性索间质肿瘤可能具有恶性行为,表现为局部浸润或复发,需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评估风险。
若病理检查提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活跃或侵犯周围组织,则需考虑低度恶性潜能或恶性肿瘤可能。此类情况需扩大手术范围,并辅以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总体而言,恶性性索间质肿瘤占比极低,且进展相对缓慢。
建议确诊后定期随访激素水平及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变化。日常注意避免激素类药物滥用,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腹痛、异常出血或体表肿块增大等症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