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测血糖,一定不要犯这5个错误,不然白测了,千万别不放心上
健康科普君
发布时间:2025-10-18 16:33
78780次浏览
测血糖这件小事,很多人以为扎个手指就完事了?那可大错特错!血糖仪上的数字,可能正在悄悄欺骗你。那些被忽略的小细节,往往让测量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一、测前准备有讲究
1、洗手这个步骤不能省
手指上残留的糖分、护肤品都会干扰结果。建议用温水洗净后,一定要擦干,潮湿的手指会稀释血样。
2、第一滴血要舍弃
采血针扎破皮肤后,第一滴血可能含有组织液,测得数值会偏低。正确做法是轻轻推挤出第二滴血再检测。
3、酒精消毒要晾干
使用酒精棉片消毒后,要等待完全挥发。残留的酒精不仅会刺痛,还可能影响试纸的化学反应。
二、采血技巧决定准确性
1、别总盯着一个手指扎
长期在同一部位采血会导致皮肤硬化。建议轮流使用除大拇指外的其他手指,从指腹侧面进针疼痛感更轻。
2、挤压方式要科学
过度用力挤血会混入组织液,应该从指根向指尖方向轻轻推压。采血前甩甩手或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
3、血量必须充足
试纸吸血不足会导致误差,不同品牌试纸需要的血量不同。听到“滴”声后还要保持接触2-3秒。
三、试纸保存容易被忽视
1、开封后注意有效期
多数试纸开封后只能保存3个月,瓶装的要立即盖紧。受潮的试纸会出现“ERR”错误提示。
2、存放环境要干燥
避免阳光直射和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最适宜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外出携带时不要放在贴身的衣袋里。
3、新旧试纸别混用
不同批次的试纸可能存在差异,新开封的要先用质控液测试。试纸瓶底的干燥剂千万别提前扔掉。
四、测量时机影响判断
1、空腹不是越久越好
超过12小时的空腹可能引发应激反应,反而使血糖升高。最佳空腹时间是前一晚正常饮食后8-10小时。
2、餐后时间要掐准
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整测量才准确。测之前不能抽烟、喝茶或剧烈运动。
3、夜间测量有门道
怀疑夜间低血糖时,建议设定凌晨3点的闹钟测量。这个时间点数据最能反映胰岛素调节情况。
五、仪器维护决定寿命
1、定期清洁检测口
用棉签蘸取少量清水擦拭采血槽,避免积存血渍影响光学感应。注意不要让水渗入机器内部。
2、按时进行质控校正
新买的血糖仪、更换试纸批次后、怀疑结果不准时,都要用配套质控液测试。误差值超过±15%就要检修。
3、电池电量要注意
低电量状态下测量结果会漂移,出现“LOB”提示就要立即更换电池。长期不用要把电池取出。
血糖数据就像身体的晴雨表,失之毫厘可能耽误大事。把这些细节养成习惯,测量结果才能真实反映身体状况。特别提醒糖友们,异常数值要记录测量时的具体情况,就诊时带给医生参考。健康管理无小事,从规范测血糖开始呵护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