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早起散步不如睡懒觉?医生提醒:年过70岁的人,早上有“两不做”

科普小医森 发布时间:2025-09-22 15:53 1299次浏览
关键词:散步

清晨的公园里,总能看到银发族们晨练的身影。但您知道吗?对70岁以上的长者来说,有些习以为常的晨间习惯可能正在悄悄透支健康。最新研究显示,老年人过早起床活动反而可能增加心脑血管负担。

一、晨起不宜做的两件事

1、不要立即剧烈运动

经过整夜平卧,血液黏稠度在清晨达到峰值。此时若突然进行快走、太极拳等运动,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建议醒来后在床上做3分钟踝泵运动(反复勾脚尖),待血压平稳后再缓慢起身。

2、不要空腹外出

秋季昼夜温差大,晨间低温会刺激血管收缩。空腹状态下外出易引发低血糖反应,还可能加重关节疼痛。建议先喝半杯温水,吃两片全麦饼干再出门。

二、更适合长者的晨间方案

1、7点后起床更安全

人体血压在上午6-10点处于“晨峰”状态。推迟到7点后起床,能避开心脑血管最脆弱时段。若已养成早起习惯,建议静坐阅读或听轻音乐等待天亮。

2、选择温和运动方式

上午9-10点阳光充足时,可进行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等舒缓动作。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时长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三、被忽视的晨间养生细节

1、起床速度要放慢

从平卧到坐起需停留30秒,再从坐起到站立同样间隔30秒。这个“三个半分钟”原则能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2、注意保暖关键部位

重点保护后颈、腰腹和膝关节,可佩戴护腰或穿高领内衣。秋季晨间湿度大,建议随身携带轻便外套。

四、特殊情况需特别注意

1、慢性病患者要调整

高血压患者晨起应先服降压药,静坐30分钟再活动。糖尿病患者要监测空腹血糖,低于5mmol/L需适当加餐。

2、关注夜间睡眠质量

频繁起夜或早醒可能是健康预警信号。建议记录睡眠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其实养生没有统一标准,关键要倾听身体的声音。有位80岁的书法家分享他的长寿秘诀:每天自然醒后先喝蜂蜜水,等阳光洒满阳台才慢慢研墨写字。这种顺应生物钟的生活方式,或许比强迫自己晨练更有益健康。记住,对银发族来说,“慢”不是懈怠,而是更高阶的养生智慧。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