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桑国卫院士:药物创新本质是政策环境竞争

王环宇 医普小新 发布时间:2016-07-08 18:04 563次浏览
关键词:

我国仿制药高达

96%

,新药市场被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近年上市及申报新药基本都是在已有靶点上进行跟踪创新;价格和招标政策依然是我国新药创新的一大障碍

……

。日前,在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

第二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

上,桑国卫、陈凯先、王广基等院士呼吁,国家应借鉴经验,不断推出促进创新药物研发的新优势政策,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今年是中国创新药元年,

陈凯先院士指出,

各种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肿瘤免疫疗法、

3D

打印技术、癌症快速检测技术等引领了新药的开发,个性化药物和靶点药物仍是开发阶段,个性化医学背景下出现了第三种药物研发模式

——‘

疾病分子型药物

’”

。因此,陈凯先建议国家监督部门加强审批,逐渐加大投资,增强创新自信,加强政府投入,针对不同创新主体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改革和完善药品监督,掌握核心技术。

由于创新药研发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高技术产业,因此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安排是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

桑国卫介绍说,美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发布《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关键路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及创新方案》和《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恢复法案》等政策,不仅大大缩短新药审批时间,还给予专利药

5

年市场独占期。

创新药物的研发,本质上是政策环境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

桑国卫说,对比美国的机制,我国创新药的审理审批和优待还有完善空间。他提出,我国要不断推出促进药物创新研发的新优势政策,重点在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注册监管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下足功夫,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实现在重点领域的弯道超车。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