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血小板压积低是什么情况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小板压积低是什么情况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血小板压积低可能与血液稀释、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

1. 血液稀释

妊娠或大量输液导致血液容量增加,血小板相对减少。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监测血常规即可。

2. 骨髓抑制

放射治疗或病毒感染可能抑制巨核细胞生成。表现为乏力、出血倾向,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等药物。

3. 免疫性减少

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常见皮肤瘀点、鼻出血。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是常用治疗药物。

4. 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等疾病导致血小板在脾脏滞留增多。伴随脾肿大、白细胞减少,需治疗原发病或考虑脾切除术。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适量进食猪肝、菠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发现异常出血及时血液科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上身发烧下身凉是怎么回事

小孩上身发烧下身凉可能是由体温调节失衡、感染性疾病、血液循环异常、神经系统问题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1. 体温调节失衡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骤变可能导致上半身发热、下肢散热不足。家长需保持室温恒定,适当减少衣物并温水擦拭腋下等部位物理降温。

2. 感染性疾病

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寒战、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

3. 血液循环异常

可能与休克早期、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四肢末梢发凉、皮肤花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多巴胺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急救药物。

4. 神经系统问题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脊髓病变可能导致体温分布异常。家长发现孩子持续肢端冰凉伴意识改变时,须急诊排查神经系统疾病。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曲线,避免过度包裹下肢,可适量补充温开水。若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