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得了糖尿病还能长寿吗?2病例启示:做好三件事,“逼走”糖尿病

医语暖心 发布时间:2025-08-27 08:57 55次浏览
关键词:糖尿病

每次测血糖都像开盲盒?手指头都快被扎成筛子了,数值还是忽高忽低。其实测血糖也有大学问,选对手指能让测量结果更精准。今天就揭秘那些藏在医生白大褂口袋里的小技巧。

一、测血糖选指有讲究

1.优先选择无名指和小指

这两根手指使用频率低,皮肤较薄,毛细血管丰富。特别是无名指,采血时痛感最轻微。

2.避开大拇指和食指

日常活动主要依赖这两根手指,角质层较厚,采血时容易挤压出血量不足。

3.轮流更换采血部位

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采血会导致局部皮肤硬化,建议采用“左右轮换,手指交替”的方式。

二、影响准确性的关键细节

1.采血前温水洗手

寒冷会导致末梢循环差,用40℃温水浸泡双手2分钟,能获得更准确数值。注意不要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

2.第一滴血要弃去

皮肤表面的组织液会影响检测结果,轻轻挤掉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测量。

3.试纸保存要得当

开封后的试纸要在3个月内用完,每次取用后立即盖紧瓶盖。潮湿变质的试纸会导致数值偏差。

三、日常监测的黄金法则

1.空腹血糖测量时机

起床后立即测量,拖延时间会导致“黎明现象”影响结果。测量前连水都不要喝。

2.餐后血糖计算方式

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测量。这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或额外进食。

3.异常数值处理原则

单次异常不要恐慌,连续三天同一时段异常才需要就医。记录时要注明当时的饮食和活动.情况。

血糖仪就像个严格的考官,只有规范操作才能拿到真实成绩单。建议糖友们建立监测日志,包括测量时间、手指编号、当时状态等信息。掌握这些技巧后,你会发现自己也能成为半个“血糖侦探”,那些飘忽不定的数字终于开始听话了。记住,精准监测是控制血糖的第一步,用心对待每次测量,就是给健康多一份保障。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