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打了胰岛素,血糖还是没有降,医生:这3个原因里面找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血糖仍居高不下?别急着加剂量,先排查这三个关键环节。很多糖友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按时打针,血糖仪上的数字却纹丝不动。其实问题可能出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胰岛素保存不当影响药效
1、温度过高或过低
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开封后室温(不超过25℃)可存放28天。夏.季放在汽车内或冬.季放在阳台都可能使药物失效。
2、反复震荡破坏结构
剧烈摇晃会使胰岛素分子结构改变,特别是预混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后应静置15分钟再使用,避免剧烈摇晃。
3、过期使用风险大
每支胰岛素都标注有效期,过期后降糖效果会逐渐减弱。建议在瓶身上标注开封日期,到期未用完也应更换。
二、注射技术存在误区
1、注射部位轮换不足
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影响吸收。建议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点,每次间隔至少2.5厘米。
2、针头重复使用
针头多次使用会变钝,增加注射疼痛和皮肤损伤。同时可能造成针头堵塞,影响胰岛素剂量准确性。
3、注射角度不正确
根据体型选择合适角度:儿童和消瘦者需捏起皮肤45度角注射,正常体重者可90度垂直注射。注射过深可能进入肌肉层加速吸收。
三、个体因素干扰效果
1、存在胰岛素抵抗
肥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此时需要配合改善生活方式。单纯增加胰岛素剂量效果有限,还可能加重体重。
2、其他药物干扰
某些激素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等会升高血糖。合并用药时要告知医生,必要时调整胰岛素种类。
3、应激状态影响
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升糖激素。此时需要临时增加胰岛素剂量,待应激解除后再调整回来。
如果排除了以上因素血糖仍控制不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C肽水平和抗体情况。记住胰岛素治疗是个精细活,需要像对待精密仪器一样关注每个细节。与其盲目增加剂量,不如先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你会发现控糖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