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打出治理医美乱象“组合拳”

本月商业保险公司正式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已满两年,记者
3
日从保监会了解到,
2013
年保险业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已覆盖四千万人口,委托管理资金
67
亿,赔付和补偿
3800
万人次,赔付和补偿金额
60
亿元。
保费收入
2.5
亿
根据保监会统计,
2013
年保险业参与新农合经办业务覆盖
4000
万人口,主要集中在河南、江苏、广东等省,委托管理资金
67
亿,保费收入
2.5
亿,赔付和补偿
3800
万人次,赔付和补偿金额
60
亿元。从数字上看,份额的扩大显而易见,截至指导意见出台前的
2011
年底,上述指标中,委托管理资金还仅为
46.3
亿元,赔付与补偿人数和金额分别为
1798
万人次和
32.4
亿元。
目前,新农合制度在国内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表示,我国的农村人口新农合参合人数在
2013
年达到了
8.02
亿,参合率是
99%
。
2013
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
340
元。现在门诊统筹普遍开展,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
75%
左右,最高的支付限额也已经达到了
8
万以上。
在这一过程中,商业保险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经办基本医保,显示出了一定积极效应。
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商业保险公司的介入,强化了政府监管职能,克服了原有人手不足、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等弊端。保险公司经办新农合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行成本,效率更高,利用保险公司现有平台和人员,减轻了政府增设经办机构及人员编制方面的压力。
此外,上述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发挥第三方经办机构的制约作用,在控制不当医疗支出上更有优势,加大了对不当医疗行为的管控力度。
保险公司有怨言
在经办新农合业务的基础上,大病保险业务也以更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
2012
年
8
月,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大病保险在全国逐步开展。保监会统计显示,截至
2013
年底,保险业在全国
25
个省
144
个统筹地区开展了大病保险,覆盖人群
3.6
亿。目前,大病保险总体运行平稳。从已经开办业务的地区来看,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实现了有效衔接。
不过这一业务对保险公司而言却未必是“肥差”。目前在全国已经实行试点的地区,
80%
~
90%
的大病保险业务都是在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这两家国企手中。虽然这两家公司没有在年报中明确列出大病保险业务的运营状况,但是从过去这一年多的经营表现来看,两家企业在这个项目上的亏损额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这一问题,保险公司也有怨言。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年初曾表示,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过低影响财务的可持续性;统筹层次偏低影响基金的调剂与大病风险的可持续管控;诊疗信息共享程度偏低影响医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上述保监会负责人也认为,部分地方对运用商业保险的意识有待加强:“以大病保险为例,部分地方政府对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仍然存在不同认识,对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设置苛刻的招标条件,大病保险难以实现‘收支平衡、保本微利’,不利于大病保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