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会者不能吃什么药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会者不能吃什么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屠辉辉
屠辉辉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院 主治医师
冠心病患者需避免使用某些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并发症。常见的需慎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拟交感神经药、某些降压药等。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萘普生、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些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此类药物,确需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最低有效剂量。
2、拟交感神经药: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拟交感神经药可刺激心脏,增加心肌耗氧量。这些药物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有此类成分的感冒药或减肥药。
3、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加重冠心病症状。虽然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冠心病,但对于伴有严重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不当可能加重病情。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心率血压。
4、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能抑制心肌收缩力。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对已有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加重症状。使用时需谨慎,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
5、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血管扩张剂使用不当可能引发低血压。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影响冠脉灌注。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冠心病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抗生素可以辅助治疗冠心病

抗生素可以辅助治疗冠心病的原因主要与炎症反应、感染相关机制有关,冠心病患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缓解病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某些感染,如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可能通过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抗生素通过抑制这些病原体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从而间接改善冠心病的症状。抗生素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牙周炎等,这些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病情稳定。 1、炎症反应: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从而减缓斑块的形成和破裂风险。 2、感染相关: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感染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抗生素如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等可有效抑制这些病原体的活性,降低其对血管的损害。 3、感染控制: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呼吸道感染、牙周炎等感染性疾病,这些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可用于治疗这些感染,减少感染对心脏的额外负担,稳定病情。 4、斑块稳定: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抗生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稳定斑块,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5、预防复发:对于有明确感染史或炎症标志物升高的冠心病患者,短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有助于预防病情的复发和进展。临床常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节,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等。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炎等感染性疾病。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复发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