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健康促进与扶贫深度融合

近年来,每个社区里都盖起了一个不算大的且带有统一绿色标识的建筑,在这里,居民们可以享受诊疗、护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医针灸、体质测试、康复、慢性病管理等各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足不出社区,就可解决头疼脑热的小病和问诊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如果有的病社区看不了,社区还能帮着居民转诊到对口的大医院。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目前全市
2000
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
42
家大医院建立了转诊预约关系。
社区医院一刻钟即到
上午
11
时,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全科门诊
3
诊室外,
65
岁的李大妈正在候诊,她家就住在医院附近的安慧里小区,
“
走十来分钟就到,特方便。
”
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患有
、
,是这里十多年的老病号了,经常过来看病、开药。李大妈觉得,社区医院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挂号、交费什么的,窗口没人排队,白天人最多的时候,候诊也就等
20
来分钟。
另外,医生与患者处得跟老街坊似的,关系十分融洽。
“
以前是王大夫,现在是赵大夫,他们最了解我的病情,经常是我坐到他们面前,不用开口,他们就知道我要开什么药。
”
令李大妈格外感动的是,前一段时间,她因为乳腺癌手术,没能定期到社区医院看病,赵大夫特意打电话给她,询问病情。
在康复治疗室,
86
岁的徐老爷子正在接受手臂功能恢复训练。康复治疗师王冲大夫介绍,徐大爷是这里的
“
常客
”
。他患的是脑卒中后遗症
—
右侧肢体偏瘫,为了恢复腿脚功能,重新行走,徐老爷子每周都到社区医院做三次康复治疗,每次
25
分钟,已经坚持了
6
个月,从原来的完全不能行走,到现在可以被人搀扶着走,进步很大。
和李大妈、徐老爷子一样,老百姓越来越能感受到社区医院的方便了。截至
2012
年年底,全市建成并已正常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
32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582
个,实现城镇、远郊平原和山区居民分别出行
15
、
20
、
30
分钟内可获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
3
万多居民转诊大医院
如果遇到社区医生看不了的病怎么办?这是许多患者心中的顾虑。
不久前,家住德胜社区的居民徐先生到家门口的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被当天出诊的樊初大夫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急性发作,这种病社区治不了,需要转到对口大医院
—
北大医院去做纠酮治疗。樊医生给擅长这种疾病的北大医院内分泌科专家王大夫打了个电话,正好王大夫当天下午出门诊,直接给徐先生加了一个号。
为了改变居民
“
大病小病扎堆大医院
”
的就医习惯,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大医院携手,打通
“
绿色通道
”
。社区医生遇到诊断不清和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时,可以随时请教和预约专家。而病人到了医院,不需要挂号和等候。如果做了检查,病人也不需要专程去取,医院会及时将结果传回社区。
本市
2010
年
7
月启动部分大医院与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
的预约转诊试点。
2011
年
11
月,市卫生局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预约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型医院须在
3
个工作日内安排社区转诊患者就诊。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
42
家医院建立转诊预约关系。对到社区就诊并需要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的患者,社区医生会在
3
日内安排其到二、三级医院相关门诊专科就诊,方便快捷。
2010
年至
2013
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提供转诊预约服务
3.37
万人次。
患者开药报销九成
很多居民愿意到社区看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区药品便宜,报销比例还高。
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是本市医疗改革的前沿阵地。
2006
年
12
月,市卫生局宣布了当时在全国尚无先例的举措
—
全市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
312
种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
15%
的加价率。
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高运生回忆,当时北京市政府在居民中调查最受欢迎的事,被大家评选出两件,其中一个就是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第二个是坐公交只花
4
角钱。那一年社区医院零差率药品目录是
319
种。到
2009
年国家才出台一个全国版的社区医院基药目录,是
307
种。到
2011
年北京又将目录增加到
519
种,今年又将扩容
699
种,共
3970
个品规。在这方面,北京一直走在全国最前列。
另外,医保为扶持社区医院,引导居民层级就诊,又给了一个特别政策,提高百姓社区看病药品报销比例,从
70%
提高到
90%
,吸引了不少百姓到社区看病。尤其是从
2010
年开始推行的医保实时结算,更受百姓欢迎。这意味着患者拿
1000
元的药,只需交
100
元就可以了,极大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
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数字显示,和
2006
年相比,去年朝阳区社区医院年门诊量上升了
173%
,达到
792
万人次。
社区医生手机
24
小时开通
提升自身魅力,吸引居民层级就诊,一直是社区医院努力的目标。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钢介绍,
2010
年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到晚八点,并通过
“
健康通
”
手机提供
24
小时健康咨询服务。
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亚运村地区最大的社区医院,中心建筑面积
4500
多平方米,下设
4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
5.2
万人。据该中心主任肖燕兰介绍,医院最有特色的门诊是狂犬病门诊,
24
小时开诊,每天有
7
个大夫在门诊盯班。去年,该门诊接待患者
10057
人次,门诊量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之首,并作为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了卫生部狂犬病被动免疫防治流程制定。周围的中日友好医院、
306
医院收治了狂犬病患者都往这里转。为了尽量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该中心还开展延时服务工作。全科及相关科室实行
24
小时延时服务。
中医的针灸、拔罐等服务由于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特别受居民欢迎。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社区的中医药服务明显加强。目前,本市数百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今年上半年,
14
辆装备齐全的中医大篷车开进
7
个远郊区县,满足边远地区农民看中医的需求,使远郊区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每座流动中医医院由两辆大客车组成,车上既有诊室,也有一些检查设备,配备有中药房,流动中医医院还与
新农合
联网,方便村民报销。
此外,本市还积极支持区县级中医医院重点专科建设,积极探索中医公立医院改革。广安门中医院托管大兴区中医医院、东直门中医院托管通州区中医医院,形成了
“
一院二区,统一管理
”
的中医医联体新模式。
名词解释
转诊预约
北京市开展了大型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转诊预约工作。通过转诊预约,引导大型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实现分级医疗、有序转诊的就医
格局
。
转诊预约是指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患病情况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诊疗,对需要转诊且同意转往对口转诊预约大医院的患者,由接诊医生或专人负责,向对应大医院提出转诊预约申请。预约成功后,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告知患者直接按预约时段到大医院就诊,大医院安排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