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昏睡可能由轻度脑炎、高热消耗、电解质紊乱、脑干脑炎等原因引起,需警惕重症表现。
1. 轻度脑炎肠道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脑膜刺激征,表现为嗜睡或烦躁。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医生可能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或选用干扰素喷雾剂、免疫球蛋白、利巴韦林等抗病毒治疗。
2. 高热消耗持续发热超过39℃会加速能量代谢,导致患儿精神萎靡。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布洛芬混悬液、中药退热贴等控制体温,配合物理降温。
3. 电解质紊乱口腔疱疹疼痛影响进食饮水,易引发脱水低钠血症。建议家长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医生可能开具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静脉输注平衡液等纠正失衡。
4. 脑干脑炎EV71型病毒感染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等危象,需立即就医。重症需入住PICU进行机械通气,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抢救治疗。
患儿昏睡超过6小时或伴随抽搐、肢体无力需急诊处理,恢复期保证流质饮食与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肌损伤风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宝宝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出现低烧属于常见反应,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低烧可能与疫苗反应、轻微感染、接种后应激、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家长需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敷。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喂母乳或温水,预防脱水。若伴随腹泻可口服补液盐散,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观察体温:家长需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持续低烧超过48小时或出现皮疹、嗜睡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
4、及时就医:若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伴随呕吐、抽搐,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
保持宝宝衣着宽松,暂停添加新辅食,接种后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多数疫苗反应1-2天可自行缓解,持续异常需儿科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成人手足口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成人手足口病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感染引起。
1、抗病毒治疗: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病毒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发热、咽痛等症状。
2、对症治疗: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病毒性感染可能与过度劳累、卫生条件差有关,可能出现手足皮疹、食欲减退等症状。
3、皮肤护理: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皮疹破溃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4、饮食调整: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恢复。
患病期间需隔离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