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血瘀

博禾精选结果

肾虚血瘀会眩晕吗

肾虚血瘀不一定会眩晕。肾虚血瘀通常会出现腰膝酸软的症状,有时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并且还会出现夜间盗汗以及口干咽燥的症状,有时还出现尿黄的情况,还会出现月经有血块,但多数不会眩晕。眩晕可能是近期没有休息好造成的,另外也与脑供血不足有关,同时也不排除是高血压造成的,可以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治疗方案。

中医如何调节寒血瘀体质?

王强
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寒血瘀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干预、中药调理、穴位刺激、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寒血瘀体质多与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常表现为畏寒肢冷、痛经、面色晦暗等症状。

1、饮食调理

适量食用生姜、桂圆、羊肉等温性食物有助于驱散寒邪。生姜红糖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桂圆红枣茶能补益气血,当归生姜羊肉汤适合冬季温补。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苦瓜,以免加重气血凝滞。日常可少量饮用玫瑰花茶帮助活血化瘀。

2、运动干预

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每周坚持3-5次。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提升基础体温,每次持续20-30分钟至微微出汗。运动后注意保暖避风,避免汗出当风导致寒邪入侵。睡前可进行足底按摩刺激涌泉穴。

3、中药调理

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丸可温经通络,血府逐瘀胶囊能活血化瘀,艾附暖宫丸适用于宫寒痛经。中药方剂如温经汤、当归四逆汤需经中医辨证后服用。药膳可选用三七炖鸡或川芎白芷鱼头汤,经期前一周开始食用效果更佳。

4、穴位刺激

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能温补下焦,每周2-3次。三阴交穴位按摩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每次按压3-5分钟。冬季可配合督脉灸加强阳气,但阴虚火旺者慎用。足三里穴常按能健脾胃助运化,改善四肢冰冷症状。

5、生活习惯调整

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穿露脐装。每晚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加入艾叶或生姜效果更好。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有助于阳气潜藏。保持情绪舒畅,长期抑郁焦虑会加重气滞血瘀。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寒血瘀体质调理需长期坚持,建议每季度复诊调整方案。日常可观察舌底静脉是否迂曲、月经血块是否减少等指标评估效果。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体质改善后仍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维持气血通畅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