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急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治疗。急性肠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够覆盖消化道黏膜,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功能,平衡正常菌群,缓解腹泻症状。蒙脱石散对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吸附作用,可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使用该药物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诺氟沙星胶囊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止细菌DNA复制而发挥抗菌作用。诺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常见肠道致病菌有较好抗菌活性。18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物。
口服补液盐散用于预防和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可补充水、钠、钾、氯等电解质。该药物通过调节肠道水电解质代谢,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时应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服用。严重脱水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含有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三种益生菌,可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该药物可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状。服用时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需间隔2-3小时。
消旋卡多曲颗粒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从而缓解腹泻症状。该药物适用于1月以上婴儿和儿童的急性腹泻,可减少排便量和排便次数。使用期间如出现便秘应减量或停药。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当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糖盐水预防脱水。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如出现持续呕吐、高热、血便、严重脱水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急性肠炎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类药物缓解症状。藿香正气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胃肠型感冒或急性胃肠炎,可改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藿香正气类药物常见剂型包括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等。藿香正气水含酒精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酒精过敏者、驾驶员及儿童应避免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酒精,适合对酒精敏感的人群;藿香正气软胶囊便于携带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使用前需明确病因,细菌或病毒性肠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脱水患者需及时补液。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休息,注意腹部保暖,腹泻严重时需预防电解质紊乱。若出现持续呕吐、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藿香正气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时需调整治疗方案。
山东省立医院
病毒急性肠炎一般3-7天能好,具体恢复时间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病毒急性肠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黏膜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患者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病程较短,3-5天可自行缓解。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5-7天。病毒急性肠炎具有自限性,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治疗期间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饮食上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病毒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饮食上应循序渐进,从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严重腹泻、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预防方面,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加强手卫生,尤其是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要及时洗手。对于婴幼儿,可考虑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