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心脏杂音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通常不要紧,少数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有关。心脏杂音是血液流经心脏时产生的异常声音,需结合具体检查判断性质。
生理性心脏杂音常见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多因心脏血流速度较快或胸壁较薄导致,听诊表现为柔和、短暂的杂音,活动后可能增强。这类杂音不伴随心悸、气促、口唇发绀等症状,心脏超声检查无结构异常。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多数生理性杂音会自然消失,无须特殊干预,但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病理性心脏杂音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异常或心肌病变有关,杂音通常较响亮、持续时间长,可伴有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若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结构异常,需根据缺损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心脏杂音时,应记录杂音出现时机、伴随症状及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剧烈运动诱发不适。日常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证均衡营养摄入,定期进行儿科心脏听诊复查。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反复肺炎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心内科或小儿心脏专科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