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性肠胃炎

博禾精选结果

急性肠胃炎打针

腹泻情况严重,还需要及时的补充体液,以免身体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休克或者是酸中毒的现象,同时大家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受风着凉,饮食上一定要注意进行调整,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建议大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应该要注意,如果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话,一定要服用一些相对应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如果有急性肠炎的情况下,情况比较严重,这个时候可以进行肌肉注射,打针来进行治疗,那么肌肉注射药物吸收会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好一些,另外一般2到3天就可以痊愈,当然是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之下。

消化内科老人急性肠胃炎有生命危险吗

禚洪庆
禚洪庆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老人急性胃肠炎一般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若合并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或基础疾病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死亡风险。急性胃肠炎主要因病毒、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发,常见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老年人因代偿能力差更需警惕并发症。

多数老年患者经补液、止泻等规范治疗可较快恢复。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呕吐频繁者可短期禁食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控制症状。密切监测血压、尿量及意识状态是关键,居家护理时建议记录每日出入水量。

少数高龄或患慢性病的老人可能出现循环衰竭、急性肾损伤等危重情况。长期服用利尿剂或降压药者腹泻易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糖尿病患者呕吐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少尿或无尿、嗜睡等症状,须立即送医。静脉补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对重症感染至关重要,必要时需入住监护病房。

老年急性胃肠炎预防重于治疗,注意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慢性病患者可咨询医生调整日常用药方案。恢复期应进食米汤、软面条等低渣饮食,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家属需协助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机构。

儿科儿童急性肠胃炎老吐怎么办

周小凤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童急性胃肠炎反复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儿童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受凉、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呕吐缓解后给予米汤、稀粥等流食。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家长需观察儿童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若持续无法进食应就医。

2、补充水分

每次呕吐后补充口服补液盐Ⅲ50-100毫升,分次缓慢喂服。可选用苹果汁稀释后饮用,避免饮用运动饮料或纯水。家长需记录儿童24小时排尿次数,若少于3次提示脱水需急诊。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裹毛巾敷于脐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缓解肠痉挛,但需避开餐后1小时内操作。若儿童出现腹部拒按或膨隆,应立即停止热敷并就医排查肠梗阻。

4、使用药物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呕吐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禁止自行使用止吐药掩盖病情。

5、及时就医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便常规可明确病因,严重脱水儿童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保留呕吐物或大便样本供医生查验。

患病期间保持儿童卧床休息,呕吐后协助漱口清洁口腔。恢复期逐渐增加面条、馒头等低纤维食物,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密切接触者需观察3天。若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测量体温并记录呕吐次数,病情变化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腹痛急性肠胃炎吃点什么药好的快

禚洪庆
禚洪庆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急性肠胃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用药。

一、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是一种吸附性止泻药,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该药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体及毒素并随粪便排出,缓解水样便症状。使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避免影响吸收。蒙脱石散对儿童及孕妇相对安全,但过量可能引起便秘。

二、口服补液盐散

口服补液盐散用于预防和治疗腹泻导致的脱水,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该药含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服用。严重呕吐患者可尝试冰镇后分次含服。糖尿病患者及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属于微生态制剂,含长型双歧杆菌等活性菌株,适用于菌群失调型腹泻。该药能竞争性抑制致病菌定植,修复肠道屏障功能。需用温水冲服避免高温灭活菌株,不宜与抗生素同服。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前需评估风险。

四、诺氟沙星胶囊

诺氟沙星胶囊是喹诺酮类抗菌药,针对细菌性肠胃炎如沙门氏菌感染。该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杀灭致病菌,对旅行者腹泻效果显著。18岁以下青少年及孕妇禁用,可能引起肌腱炎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避免阳光直射并充分饮水。

五、盐酸小檗碱片

盐酸小檗碱片是从黄连提取的生物碱,对痢疾杆菌等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该药兼具抗炎和收敛作用,能减少肠液分泌缓解腹泻。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皮疹等。G6PD缺乏症患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肠道正常菌群。

急性肠胃炎期间应选择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三天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养护胃肠黏膜,保持餐具消毒并做好手部卫生。

结肠癌急性肠胃炎会多次复发吗

禚洪庆
禚洪庆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急性胃肠炎可能会多次复发,主要与饮食不当、病原体反复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辛辣刺激、生冷或变质食物会反复损伤胃肠黏膜。建议避免食用火锅、冰镇饮品、隔夜饭菜等高风险食物,日常选择小米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缓解症状。

2、病原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未彻底清除时易导致反复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水样便伴发热症状,需通过粪便检测明确病原体。针对细菌性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3、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失衡或胃肠动力异常会降低黏膜屏障功能。表现为餐后腹胀、肠鸣音亢进,可通过胃肠电图检查评估。建议规律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片等微生态制剂,配合腹部按摩改善蠕动功能。

4、免疫力低下

艾滋病、糖尿病等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反复感染。这类人群发病时症状较重,可能伴随持续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除常规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5、慢性疾病诱发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以急性胃肠炎形式反复发作。典型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需通过结肠镜确诊。治疗需长期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药物。

预防复发需建立科学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食物污染,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慢性病患者应规范治疗基础疾病,气候变化时注意腹部保暖。出现腹泻每日超过5次或持续发热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康复期可适量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