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细胞偏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1-09-0969675次播放

视频内容:

白细胞偏低需要根据病人具体的病因和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一过性白细胞轻度降低,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自然恢复即可。严重的降低特别是白细胞计数降到了2.0×109以下,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确定原因。

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和非血液系统的疾病,包括很多药物,都能引起白细胞的减少。轻度的减少,有很多口服的中西药物可以温和的提升白细胞的水平。如果白细胞严重的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小于0.5×/L的情况下,属于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必要时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注射,紧急的提升白细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哪些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还有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就能够了解各类型血细胞是在正常范围里面,还是出现了升高或者降低。进一步的通过白细胞分类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的感染。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酸细胞比值的升高。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73717次收听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偏高是什么
体内生成的红细胞,一般来讲是均匀的,是一致的。不同红细胞之间,大小差异是很小的。如果生成的红细胞明显偏离了这种变化,也就是大小不是均匀的,有大的、有小的,这时候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标准差偏离于正常范围。一般红细胞分布宽度,是根据很多检查进行计算以后所得到的一个值,并不是直接的测量值。在血红蛋白计数、在红细胞计数正常的情况下,分布宽度的大小一般没有绝对的临床意义。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一些溶血的病人,血液破坏加速、代偿性的红细胞生成、一些不太成熟的、一些偏于幼稚的红细胞会释放入血,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出现变化。一些贫血的病人,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或者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病人,他生成的红细胞大小就会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人,红细胞体积很明显的增大。而小细胞低色素的病人,红细胞生成体积就会很明显的减小,这部分病人也同样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7727次收听

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种,中性粒白细胞是百分比是50%-70%,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妊娠期生理性反应。女性怀孕后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血细胞增高,其中白细胞升高是以中性粒细胞成分升高为主的。所以妊娠中后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升高幅度比较小,和炎症时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不一样的,孕妇也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在产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如果妊娠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幅度比较大,此时可能是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孕妇一般会伴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正常,此时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如果发生了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发作造成肾损害,此时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第四,妊娠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应激创伤之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特别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腹泻、食物中毒、co中毒、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状态等。
语音时长 01:59

2021-12-30

60453次收听

淋巴细胞计数偏低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比例50%-70%,淋巴细胞比例20%-40%,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为(0.8-4)×10^9/L。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血液系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血象检查时都是以粒细胞升高为主,这时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下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血象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会下降,所以此时单纯看淋巴细胞计数也是降低的。第二,一些传染病急性期,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此时就会伴有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第三,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专门攻击淋巴细胞,会导致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此时血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就会下降。第四,药物治疗的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烷化剂治疗、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过程中,一些化疗药物等,影响骨髓造血,此时也会造成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第五,其他比较少见的病变,如淋巴细胞减少症、丙种蛋白缺乏症等,可能造成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患者的身体抵抗力相对差一些。血常规检查时,遇到淋巴细胞计数轻度下降时,一般没有临床诊断意义,但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复查淋巴细胞比例,进行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检查等。
语音时长 02:49

2021-12-30

52467次收听

02:53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体检时一般是空腹抽血进行化验,有时血液浓缩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轻度升高,但是其他血液学指标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多喝水后血小板计数就正常了。另外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炎热夏天喝水比较少或剧烈运动后水分蒸发比较多,也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生理性的血小板增高,这些情况是不用进行治疗的,也没有必要担心。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一些骨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增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需要结合家族史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如果孩子化验血常规前的几天,如果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很可能继发血小板增高,抗感染治疗后血小板也会恢复到正常。再次,儿童患有川崎病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偏高,此时要进行住院治疗,一般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此外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必要时需要换血疗法。血小板偏高需要看变化幅度,只要没有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一般都是生理性升高,此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等,一个月后复查,这种血小板的略微升高现象可能会自然消失了。如果血小板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高,需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02:50
血小板压积高怎么回事
血小板压积是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乘积,和血小板的数量有关系。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从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所形成的,各种原因引起血管破损时,大量血小板会聚集在血管破损处,具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小板压积升高时,可能是生理性改变,也可能是病理性改变,需要根据血液学其他指标的结果,结合患临床症状、体征等进一步分析判断。血常规检查时血小板压积有轻度的偏高,不要太过于担心,只要其他的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往往是生理性的改变,可能和最近喝水少、出汗多等有关系,此时多喝水,过一段时间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压积会恢复正常范围。另外如果最近有大量腹泻、呕吐等情况,体液丢失过多也会造成血液浓缩,此时血小板的压积可能也会有轻度升高的情况。妊娠中晚期血容量增加,此时血小板压积也可能轻度偏高一点,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改变,多不用进行治疗。病理性的血小板压积偏高,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和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等因素有关系,此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分布宽度等指标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需要进一步做检查来明确病因诊断。
03:10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怎么办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根据血常规检查的其他血液学指标值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必要情况下需要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来明确红细胞升高的原因,明确原因后再寻求治疗的办法。临床工作中导致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第一,血液相对浓缩后引起的红细胞轻度升高,多见于脱水状态的病人,如急性腹泻、大量呕吐、烧伤后或者大出血以后、较大手术创伤以后,都可能造成体液丧失过多,此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会偏高,但是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基本都是正常范围。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浓缩引起了红细胞数量相对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就好。第二,红细胞数量增高可能是代偿性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长期高原居民,可能会出现红细胞代偿性升高,要适应这种长期缺氧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红细胞过多的现象不予处理。第三,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往往伴有面色紫红,合并高血压、胃溃疡、胆囊炎等并发症,需要放血治疗,此外可以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减少血栓事件发生,口服羟基脲,或者联合使用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办法,近些年采取JAK2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1:43
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量偏低的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炎症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除平均血红蛋白降低以外,还可见到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通过有效的补铁治疗,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可以迅速恢复正常范围。地中海贫血由于血红蛋白肽链合成障碍,也可以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炎症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存在慢性疾病,导致铁的利用障碍。发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建议到血液科就诊,根据病因进行有效治疗。
02:59
血色素高是什么意思
血色素就是血红蛋白,可反映血红蛋白的数量。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有反应性,还有继发性、原发性。一般情况下,血液浓缩的时候可引起血红蛋白升高,像空腹采血,还有一些病理的血液浓缩,或者是循环血流量不够,都可以出现血液浓缩,出现血红蛋白偏高。此外,像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以及肺心病的病人,长期处在一种缺氧的模式,需要吸收更多的红细胞来携带养料,血红蛋白也会增多。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是偏高的,再有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全血粘度偏高怎么治疗
出现全血粘度偏高,首先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坚持锻炼,降低体重,改善症状。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根据引起血粘度升高的具体病因,对症药物治疗。引起全血粘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是因为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偏高引起。所以需要在饮食方面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吃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特别注意避免吃动物内脏和煎炸类食物,以免使身体摄入脂肪过多,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还需要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减少身体内的脂肪。如果比较严重,还需要遵医嘱服用些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药物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7737次收听

白细胞多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都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比如当人体受到外伤或者是出现病毒性疾病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用于抵抗病原体的入侵,除此之外过敏也会导致人体内的白细胞大量增多,用于对抗过敏原。比较严重的情况就是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
什么血型招蚊子
一般O型血的人在日常会经常招蚊子咬,被蚊子咬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一定要注意防蚊措施的使用,尽量做好防护,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蚊虫叮咬的情况。如果被蚊子叮咬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患者应及时就医。
白蛋白低吃什么
如果患者出现白蛋白低的时候,就要注意调理了,倘若只是轻微的白蛋白降低,可以通过饮食调节,能够快速升高白蛋白,在平时饮食方面可以进食些富含白蛋白类的食物,诸如:鱼、虾、瘦肉等都富含白蛋白,之外的植物类大豆等白蛋白,也极其丰富。
白蛋白低怎么办
白蛋白低的人,可以通过多吃奶类食品及奶制品,肉类食物,蛋类食物,大豆及豆制品,鱼类等为身体补充蛋白质,也可以使用人血白蛋白,提升白蛋白值,同时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使白蛋白值提升。
血液病有什么征兆
如果患上血液病之后,首先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出现贫血,但并非所有血液病都有贫血的症状。其次身体各部位也会突然的出血,这些表现也不是局限性的。部分血液病患者还有黄疸的情况,如果全身出现淋巴结肿大,也要警惕恶性血液病,此外肝脾肿大也可能是血液病的表现。